关灯 护眼 字体:

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13章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下)

发生着,而这还不包括那些没有被遮掩起来的叛乱。

    同时,关于财政的第三条弊政更为要命。

    这一大问题困扰了中国学者,甚至世界学者不知多久——中国这样一个矿产资源不算贫乏的国家,在贵金属货币时代竟然陷入到了离奇的通货紧缩之中。

    纵然中国人民是历来勤劳的,再加上他们拥有着幅员辽阔的文明圈子,在物产方面创造极大丰富的评语,并非困难,但古代的生产力水平终究是有限的,至少是没有得到极大发展的,因此也不应该没有足够的货币来标记他们的财富。

    但偏偏宋朝在这方面就能刷新人类的认知,甚至达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巅峰状态。

    首先是大批金银同货币被埋藏在地下,不参与市场流通。

    其次,宋朝的同僚竟然能比铜钱还贵出六倍有余,这样难道不会有人把铜钱拿了去重新熔融,做成铜料进行发卖吗?

    第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哥儿舞女以养天年,成为宋朝重要的消费价值观,在这种提倡奢靡的风气之下,宋朝即便商业交易内容不够丰富,也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但交易频率却是奇高无比。

    然而却偏偏没有足够的货币支撑这样的高频交易。

    所以宋朝一直都处于钱荒之中。

    这种钱荒,既包括对钱币铸造量的追求,比如铜钱铁钱的铸造数量单纯不足,也包括交易频率过高带来的大型流转困难,

    这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甚至有人干脆设置为一个问题。

    当然人们对待这种问题也找出了一些答案,比如纸币的出现就是在这个时候。

    然而在朴素的贵金属价值观看来。纸币明显意味着货币超发带来的各种风险。

    而后来包括蔡京在内的许多奸臣,也都用这一手来进行大额贪污。

    这反而造成了国家信誉的迅速崩坏,不但没有解决钱荒的问题,反而让中央的财政调动能力更加捉襟见肘。

    总的来看,这三条财政问题,以及各条问题的具体表现,都足够让宋朝中忙活一阵子的。

    甚至其中很多在两宋灭亡之后都没能彻底解决。

    再甚至的是,有一些干脆穿越明清,延续到了民国乃至共和国时代。

    但这还没算完,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宋朝出了财政制度方面的问题以外,还有着拿钱也解决不了的各种问题。

    倘若说朱元璋用自己的目光短浅一手造就了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