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百一十三、寇准

义想在世人面前留下自己圣明和大公无私的形象,就立储之事问及群臣,自然懂赵光义的心思的人大有人在,好多人推举了元俨,唯有寇准不说话。

    如果就这样,赵恒也就当不上皇帝了,可赵光义也不知怎么想的,竟盯着寇准问。

    寇准说:“如果陛下想为天下人谋求主人就不能问后妃和内监,也不能问常在您身边讨好的人,因为您选的人不是他们想要的,是要承担天下责任的人。”

    赵光义说:“谁能承担天下责任?”

    寇准不说。

    赵光义说:“周王不行吗?”

    寇准摇摇头。

    “为什么不行?”

    寇准说:“因为他太聪明了。”

    赵光义不解,说:“聪明难道不好吗?”

    寇准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周王举止轻佻,自以为聪明,仁慈,其实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嫉贤妒能,这如何能与天下人共天下?”

    赵光义顿时醒悟,忙问:“那朕的天下可以交给谁?”

    寇准不回答。

    赵光义说:“襄王可不可以?”

    寇准连忙叩头道:“知子莫若父也。”

    赵光义无奈,遂以襄王为皇太子,赵恒能当上皇帝,寇准功莫大焉。赵恒感激他,但是又惮惧他,面对这个先帝都制服不了的刺头,他一直很头疼。

    赵恒记得册封太子那天,祭拜太庙回来,百姓知道了册封之事,夹道欢迎,高呼万岁,当时他还喜不自禁,与百姓互动,场面极其热烈。

    可是,回到宫中,遇到了先帝的一副冷面孔,迎头给了他一棍棒,让他摸不着头脑。最后还是王继英告诉他抢了先帝的风头。

    赵恒仔细一想惊出一身冷汗,连忙找人商议,王继英说:“皇上最信任寇准,何不请寇准帮忙说话。”

    赵恒便亲自来到寇准府上,寇准看了看赵恒,没有回答他的请求,只是说:“好了,我知道了。”

    过了两日皇上召见了赵恒,对他慰勉有加,赵恒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后来,听人说那天皇上的确非常恼火,有废黜之心,问于寇准,说:“那些百姓今天是怎么了,见了太子竟然欢呼万岁?朕还在呢,他们把朕当成什么?”

    寇准跪在地上,说:“臣恭喜皇上。”

    赵光义不悦道:“朕有什么喜的。”

    寇准说:“这说明皇上选对了人,为天下造了福,这是民心所向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