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百一十三、寇准

个贤明的强硬的君王,但面对寇准咄咄逼人的双眼,他低下了头。他担心寇准挑他的毛病,不服从管制,因此,就一直没有用他,可是,寇准毕竟是贤才,起用他的呼声很高,若不能重用会让天下人觉得自己有眼无珠不能识人。那他就称不上一个贤明的君王了。

    还好,寇准在他登基以前就被贬黜了,先帝可能也想到寇准难治,是个刺头,所以提前为他拔了这根刺,把他贬到邓州当知州去了。

    对于这个刺头,先帝也是既爱之又恨之,爱的时候,把他当做魏征想留在身边,正衣冠,察得失;恨的时候,就觉得他太不近人情,一脚把他踢得远远的。

    赵恒虽然面对寇准有压力,但他面对群臣的压力更大,面对群臣的推荐,他不能置若罔闻,再说像寇准这样的世上少见的大才,不用在天下人面前说不过去,也是太可惜了,何况,寇准对他有恩,不然他也当不上皇帝。

    当初选皇太子的时候,先帝犹豫不决,虽然他是皇上的第三个儿子,大哥早废,二哥早夭,照轮应该轮到他了,可是先帝宠爱的不是他,而是八弟元俨,群臣和后宫都知道先帝钟爱元俨,以为太子元俨莫属。所以后宫,近侍都早早地巴结元俨,极力为元俨说好话。

    元俨也不负所望,不仅长得帅,还异常聪明,对先帝孝顺,对下人仁慈。惹得人们交口称赞,先帝看了高兴,宠爱有加,每有宴会就带着元俨,令他当着众人的面赋诗,展示才艺,培养与群臣之间的感情,早早地教导他的理政能力,用心颇为良苦。

    按规定,皇子到了年纪,就必须出宫,居住到自己的王府里去,但是赵光义舍不得元俨,就一直留在身边,二十岁还没出宫,又因为他是老八,所以,人们就叫他为二十八太保。

    面对这样的弟弟,赵恒觉得自己真是太没有出息了,一年到头见不了先帝几回,有时,他甚至怀疑先帝还记得他这个儿子。他太子之位无望,索性闭门不出,平时只和几个正直的大臣来往,几乎放弃了竞争。

    自从昭成太子太子亡故之后,太子之位一直空缺,群臣一直进言早立储君,却被先帝压着。先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元俨还小,等元俨长大,把帝位传给他。

    直到至道元年八月才与群臣商议立储之事,过了不到两年先帝就一命呜呼了。可见他多么希望把皇位传给元俨呀。

    赵恒记得在商议立储之时,先帝还把各位皇子都评说了一遍,每个皇子的优劣都说得很中肯,只是说道元俨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赵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