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了龚应祯的一番说辞后,便立即改变了主意,当日即颁下诏书,宣布朝廷改迁永昌,并由晋王节制诸路兵马护驾。
此时,清军已逼近交水,到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闻清军即将追来,沿途逃难百姓顿时乱作一团,数十万人争先恐后地向着永昌方向奔逃。在难民的带动下,各营将士亦是军心大乱,也欲跟随难民同走。
定国见状,不禁勃然大怒,一面训令各营不得擅自撤离,一面整顿兵马,准备调头迎战清军。可如今明军的士气早已跌落至谷底,根本无法与清军交战。无奈之下,定国只得让白文选率部前往驻守玉龙关,令其务必阻止清军进入永昌境内,然后亲率主力继续西撤。
永历十三年正月初三日,清军多尼、吴三桂、卓布泰三路兵马会师于滇都城下,留守滇都的明军此时还没有得到朝廷西撤的消息,冯双礼见清军势大,当即决定弃城而走,匆匆向建昌方向转移。
与此同时,跟随主力撤出滇都的延安王艾承业亦对朝廷突然改变主意,不再入川颇为不满,他亲率一千精兵埋伏于大寺之中,打算劫持永历帝向北奔赴建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提塘在侦得此情后,立刻将消息急报定国。定国大吃一惊,连忙亲率一千精骑负责断后,艾承业见机密已泄,慑于定国的威望,不敢派兵追击,只得带着本部人马脱离了西撤的明军主力,北上与撤出滇都的庆阳王冯双礼、广平伯陈建、武功伯王会诸将会合,然后继续向建昌转移。
其实文秀在孙可望掌权时期麾下并没有多少嫡系部队,数次出征所调之兵皆由孙可望拨给。后来孙可望降清,定国将明军分为“晋兵”、“秦兵”,此举引起了原秦藩旧部的不满,因此这些秦藩旧部大多选择归附文秀,文秀自然也成为了“秦兵”的代表人物。可如今,随着定国扈卫永历帝西撤,蜀藩旧部北入四川,两支明军主力就此分道扬镳。
不久后,以吏部尚书张佐宸、兵部尚书孙顺、礼部尚书程源、户部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左佥都御史钱邦芑、少詹事汪蛟为代表的一大批明朝官吏听说朝廷临时改变方针,由入川转为西撤,不禁对复兴明室的前途感到渺茫,纷纷选择脱离朝廷,或隐或遁,各自寻找避难之所去了,当永历帝逃抵达永昌时,仍旧追随身边的官员已经所剩无几了。
17小说网_www.17xs.fun
此时,清军已逼近交水,到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闻清军即将追来,沿途逃难百姓顿时乱作一团,数十万人争先恐后地向着永昌方向奔逃。在难民的带动下,各营将士亦是军心大乱,也欲跟随难民同走。
定国见状,不禁勃然大怒,一面训令各营不得擅自撤离,一面整顿兵马,准备调头迎战清军。可如今明军的士气早已跌落至谷底,根本无法与清军交战。无奈之下,定国只得让白文选率部前往驻守玉龙关,令其务必阻止清军进入永昌境内,然后亲率主力继续西撤。
永历十三年正月初三日,清军多尼、吴三桂、卓布泰三路兵马会师于滇都城下,留守滇都的明军此时还没有得到朝廷西撤的消息,冯双礼见清军势大,当即决定弃城而走,匆匆向建昌方向转移。
与此同时,跟随主力撤出滇都的延安王艾承业亦对朝廷突然改变主意,不再入川颇为不满,他亲率一千精兵埋伏于大寺之中,打算劫持永历帝向北奔赴建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提塘在侦得此情后,立刻将消息急报定国。定国大吃一惊,连忙亲率一千精骑负责断后,艾承业见机密已泄,慑于定国的威望,不敢派兵追击,只得带着本部人马脱离了西撤的明军主力,北上与撤出滇都的庆阳王冯双礼、广平伯陈建、武功伯王会诸将会合,然后继续向建昌转移。
其实文秀在孙可望掌权时期麾下并没有多少嫡系部队,数次出征所调之兵皆由孙可望拨给。后来孙可望降清,定国将明军分为“晋兵”、“秦兵”,此举引起了原秦藩旧部的不满,因此这些秦藩旧部大多选择归附文秀,文秀自然也成为了“秦兵”的代表人物。可如今,随着定国扈卫永历帝西撤,蜀藩旧部北入四川,两支明军主力就此分道扬镳。
不久后,以吏部尚书张佐宸、兵部尚书孙顺、礼部尚书程源、户部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左佥都御史钱邦芑、少詹事汪蛟为代表的一大批明朝官吏听说朝廷临时改变方针,由入川转为西撤,不禁对复兴明室的前途感到渺茫,纷纷选择脱离朝廷,或隐或遁,各自寻找避难之所去了,当永历帝逃抵达永昌时,仍旧追随身边的官员已经所剩无几了。
17小说网_www.17xs.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