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66%、德27%、比利时7%。
而现在大顺搞得这玩意儿,确实就像是个畸形的卡特尔。
以茶叶为例。
原本是各国东印度公司无序竞争,各国的走私茶到处乱跑。
而现在,大顺直接垄断了茶叶的生产运输环节。
在阿姆斯特丹刷新之后,全欧洲统一标准到岸价,其价格包含了统一的关税。
比如说,每磅征税3便士。
那么,各国政府拿到的关税比例,就看各国卖了多少。
也即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和本土总共有多少消费能力,那么各国的政府就能拿多少关税、各国的商人也就拿到多少利润。
各国的政府,实际上也是“盈利”的受益者。
而各国能卖多少,取决于各国有多少人口、多少殖民地、多少势力范围。
当然,若不认为这是一种畸形的卡特尔。
那么,也是可以认为是一种“自由贸易”。
毕竟,到了阿姆斯特丹之后,到岸价是全欧洲统一的。
理论上,这不就是比谁家的航运业成本更低、谁家的造船成本更低、谁家的航海技术更高,谁更有市场建设和销售渠道吗?
如何解释,不影响结果。
谁收高关税,那么不收茶税的就会往高关税地区走私。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大顺能否保证每年六七月份,在阿姆斯特丹定时刷新?且别的地方不会刷新?
这是两个问题。
前者,是大顺的茶园生产端,能否确保足够的供货?大顺的航海术,能否保证每年的航行?
后者,是说大顺能否做到,没有其余人偷偷把茶叶运过来?
前者,好说。
后者,也好说。
葡萄牙滚蛋、丹麦滚蛋、英国滚蛋、法国滚蛋之后,实际上大顺已经可以做到,除了在阿姆斯特丹刷新外,好望角以西不会再在别的地方刷新。
因为此时茶叶并没有被人偷走到锡兰和印度,大顺也绝不可能放着湖南湖北等地的山地不管,跑去锡兰种茶叶去。是以,茶叶想要以走私的方法流到欧洲,还是很难的。
这,便是大顺和英国可以谈的现实原因。
念经并不代表可以靠念经谈判。
关键是要一边念经,一边搞出一个不那么扯犊子的方桉,并且要考虑到“国家还要存在、且政府需要税收”这个现实。
非要念经的话
而现在大顺搞得这玩意儿,确实就像是个畸形的卡特尔。
以茶叶为例。
原本是各国东印度公司无序竞争,各国的走私茶到处乱跑。
而现在,大顺直接垄断了茶叶的生产运输环节。
在阿姆斯特丹刷新之后,全欧洲统一标准到岸价,其价格包含了统一的关税。
比如说,每磅征税3便士。
那么,各国政府拿到的关税比例,就看各国卖了多少。
也即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和本土总共有多少消费能力,那么各国的政府就能拿多少关税、各国的商人也就拿到多少利润。
各国的政府,实际上也是“盈利”的受益者。
而各国能卖多少,取决于各国有多少人口、多少殖民地、多少势力范围。
当然,若不认为这是一种畸形的卡特尔。
那么,也是可以认为是一种“自由贸易”。
毕竟,到了阿姆斯特丹之后,到岸价是全欧洲统一的。
理论上,这不就是比谁家的航运业成本更低、谁家的造船成本更低、谁家的航海技术更高,谁更有市场建设和销售渠道吗?
如何解释,不影响结果。
谁收高关税,那么不收茶税的就会往高关税地区走私。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大顺能否保证每年六七月份,在阿姆斯特丹定时刷新?且别的地方不会刷新?
这是两个问题。
前者,是大顺的茶园生产端,能否确保足够的供货?大顺的航海术,能否保证每年的航行?
后者,是说大顺能否做到,没有其余人偷偷把茶叶运过来?
前者,好说。
后者,也好说。
葡萄牙滚蛋、丹麦滚蛋、英国滚蛋、法国滚蛋之后,实际上大顺已经可以做到,除了在阿姆斯特丹刷新外,好望角以西不会再在别的地方刷新。
因为此时茶叶并没有被人偷走到锡兰和印度,大顺也绝不可能放着湖南湖北等地的山地不管,跑去锡兰种茶叶去。是以,茶叶想要以走私的方法流到欧洲,还是很难的。
这,便是大顺和英国可以谈的现实原因。
念经并不代表可以靠念经谈判。
关键是要一边念经,一边搞出一个不那么扯犊子的方桉,并且要考虑到“国家还要存在、且政府需要税收”这个现实。
非要念经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