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 复辟的代价(下)

大笔钱。

    虽然孟加拉或者什叶派的故事里,没有纯粹的千金买骨的典故,但类似的故事自然是有的。

    在西拉杰看来,大顺其志不小。

    金库不多取、财富无所幸,大有点千金买骨的意思。

    只怕,莫不是压根不是奔着孟加拉来的?而是既是瘸子的后人能从北边杀过来做了印度皇帝,这天朝自东南杀过来做印度皇帝似也没什么不合理的吧?

    西拉杰的想法,大体上算是大方向正确的。

    金库不多取,财富无所幸,这种行径,在哪都算是其志不小的表现。

    加上印度的特殊国情,轮番来做皇帝这种事,也常有。

    确实,大顺其志不小。

    但只不过,对这個印度皇帝的皇冠,其实真没啥兴趣。

    主要世界是动态的,而西拉杰是以静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就此时的静态来看,去过大顺游历过的西拉杰,很难理解到底到底想要孟加拉的什么。

    他看不懂的原因,是因为实际上大顺想要的,是孟加拉的生产资料。

    也就是降水、旱季存在、气温、恒河航道等等物质条件下的耕地等生产资料。

    现在孟加拉种棉花的并不多。

    但是,大顺的东北,除了沈阳地区稍微能种点棉花外,大部分地方都要考虑粮食够不够吃的问题。

    而广袤的松辽平原,又种不了棉花;西域可以种棉花,可是缺一条大运河或者一条铁路。

    孟加拉现在生产的很多东西,大顺自然用不上。

    可问题是,基础的条件在这摆着,不像是黑龙江地区一样,不得不种大豆。孟加拉是可以种稻米、可以种桑树,也可以种棉花。

    大顺要的,或者说,对孟加拉侵略战争最感兴趣的一群人、受益者,是要把孟加拉拉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中,并且按照资产阶级的意愿,去彻底改造孟加拉。

    奔着先饿死加尔各答的数万纺织工、崩溃孟加拉的手工业、以及让孟加拉的棉花彻底换种去的。

    这当然是其志不小。

    哪里是当个印度皇帝、或者收点钱、划拉点金库的珠宝所能比的?

    简言之,其志不小,肯定是对的。

    只不过,对这个“不小的志”到底是什么,西拉杰产生了误解。

    当然这不怪他,而是因为他根本无法理解新时代的真正大势。连距离资本主义更近的英国、法国,都把新时代堵在了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