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大忠臣(上)

。临清济宁为中心的商业圈,辐射五省。此时世界上超过20万人口的城市,真没多少,运河时代排在全天下前八的税关,更是响当当的存在。

    而在运河时代结束、黄河改道之后,后世山东的42个国家级贫困县,曹州那一圈占了半壁江山。

    很多东西,没那么玄乎。又是守旧思想啊、又是思维方式啊、又是思想落后啊什么的,那连解释世界都算不上,  只是盲人摸象似的在描绘世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曹州济宁为山东最富、压的省会济南毫无存在感只能做省政治中心的时候持续了数百年。按照类似这种扯犊子的精神决定论的方式来看,是不是可以说,距离孔孟之乡越近,便越繁华,工商业越发达?

    是经济基础决定了思维方式?还是思想精神决定了经济基础?

    至少,从废运河、行海运这件事看来,怕是物质决定思想,而不是意志决定物质。

    扬州的千年风华,还不是刘钰一系列的盐改政策、运输物流线路的变化,直接废掉了?

    这里面深层次的东西,皇帝未必懂。但现实的例子,已经摆在了皇帝面前,而且还是血淋淋的例子。

    大顺的军队,是刘钰在松苏改革的最大依仗,全程都在替刘钰擦屁股。从岭南商路、西江航运,杀到扬州淮安、再一直杀到京畿运河,

    杀完之后,财政收入的确暴增,然而大顺也已经被现有的经济基础所绑架了,不得不试图改变战略重心、围绕新的经济中心进行一场变革,来应对和过去截然不同的新情况。

    这就是刘钰说的人亡政不息。

    不是不可以倒退回去,但到退回去也是要花钱的,大顺有能倒退回去的钱吗?重修运河、砍桑种稻等等这些,随便一件事,反动派都玩不起,因为没钱——运河已经彻底被刘钰搞废了,海运一通,运河河段全面淤积,清淤可比隋炀帝挖运河要费力的多,反动派也得有钱才能反动啊,嘴上叭叭卵用没有。

    皇帝一开始的底线,是松苏、关东、南洋作为“外”。其余的地方,就不要弄了。

    缺原材料,外面找。

    缺市场,外面打。

    这些“外”部地区,提供白银、货币、商品粮、钢铁、棉花、煤炭等等。

    内部就先稳着吧。

    然而,终究是皇帝自己选择了打破自己定的规矩,是他考虑到修铁路对统治的好处,要修中原的铁路。最终导致了太子要锻炼自己班底的时候,不得不退一步,把汉口也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