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青以为,那垮塌的枯月圣山,之于辽人而言便是这样的东西。
这样的推论其实缺少某些关键的证据,但有的时候,李丹青却是愿意去相信自己的直觉。
……
总之无论众人对此有多少的担忧与疑虑,李丹青的心意不曾改变,他们就不得不 依照着李丹青的意思行事。
大军很快就来到了山君城外。
这时已经到了深夜,矗立在夜色中的山君城宛如一头蛰伏在夜色中的猛兽,让人心悸。
城墙上没有半点灯火,偌大的城郭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只能隐约看到轮廓。
“世子,就算辽人的主力不在此,也不应该完全将这要地空出,拱手让人,我们是不是……”公孙止在这时有些担忧的说道。
但这时的李丹青似乎已经彻底摸清了辽人的行事风格。
他笑道:“无碍,此城必然与风来镇一般。”
李丹青这样说
罢,根本不带众人回过神来,便在那时一扬马鞭冲向远处的城郭。
李丹青的草率大大出乎了众人预料,公孙止心头一紧,在那时赶忙策马跟上,身后的众多甲士见状也赶忙跟上。
三军不可夺帅。
要是李丹青有个三长两短,届时大军群龙无首,那对于他们而言那可是灭顶之灾。
此时的公孙止也没有心思去责怪李丹青的莽撞,只能在这时加快步伐,带着大军,护卫在李丹青的左右,以防李丹青有什么不测。
但直到李丹青杀到城门前,城中也不见任何异状。
然后李丹青便直直的入了城,而城中的状况也如李丹青说的那般,并不见任何辽人的踪迹。
而入城之后,李丹青倒是没有再要求大军急着赶路,反倒让众人在原地整备,恢复队形,再出城前往枯月山。
这样的指令,让众人不免心头有些疑惑。
毕竟如果这山君城中没有守军的话,就证明李丹青的推论是对的,那就应该继续急行军,直捣黄龙,可怎么忽然让大军放慢速度呢?
但或许是李丹青之前的推论被完美验证的缘故,哪怕是公孙止也不好再多做询问,只能老老实实的去执行李丹青的军令。
大军在山君中整顿约莫半个时辰之后,便再次开拔,前往两百里外的枯月山。
而此刻已经过了亥时,深夜的陆屋郡寒冷无比,刮在脸上的夜风带着霜雪,宛如利刃一般,让甲士们的脸颊发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