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3章 厉兵秣马

组成,指挥系统照旧,师长仍是王文升,只是架构变了,武器配置变了。

    装甲团拥有93辆坦克,装甲步兵团每团有31辆坦克,共计186辆。依托国内雄厚的工业能力,在工业能力全面转化为军工能力后,用不了半年时间装备便会就位。因为只是换装,官兵熟悉起来会相当的快,要不了多久,这支部队就会成型。

    和不成,就仍要打,现在是未雨绸缪的时候。

    攻击利器在筹备,破坏之王也没闲着。

    朝鲜战场上步兵更多地需要直瞄炮,以消灭简易工事,75MM野炮在朝鲜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中大有用武之地,无论是作为攻坚还是作为防御。

    但是恶劣的交通状况也制约着它的使用,特别是最近两场大的恶战中,炮兵无法跟上步兵前进的脚步也使得人民军修正了它的使用方式。

    既然机动性并不好,考虑到后勤等各方面的便利性,在建制方面,取消了在步兵团中设置野炮连,而是把三个团的野炮连编为一个新的加农炮营,直接加入师属炮兵团。

    这也是欧洲指挥官们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得出的结论“野战炮兵火力必须集中”、“要尽可能地在一个区域中集中最大量的火炮,并且置于单一的指挥官指挥之下”的实践。

    这样,人民军的一线作战单位下放到营(营有重火力迫击炮连),团则成为后勤、指挥机构。

    闭门造车永远不如实战对于军事的发展来得快。两个月的大量炮战,给人民军炮兵积累了大量经验。

    各部反馈的情况表明,压制火力的要求对现代战争减少步兵人员损失是一大利好,所以口径偏小的75MM和105MM榴|弹炮开始向西北、西南等交通不便的战区倾斜,而新补充部队的都是125MM、155MM的重型榴|弹炮。

    这也是各军事大国从波尔战争中得到的又一个结论:“只有够重的炮弹才足以把敌人步兵从掩体中挖出来”。

    将来,中国军队炮兵部队只会留下三种口径的大炮:125MM和155MM的中重型榴|弹炮、75MM的加农炮,未来75MM加农炮将会直接跳跃到125MM的口径。在张汉卿的构想中,努力挖掘这几种炮特别是可作为炮兵主力的125MM炮的潜能,对军力的提升大有好处。

    君不见,后世各国的大炮仍然是以125、127MM为发展方向?而且,在他的计划中,自行火炮的口径也是125MM,不但实现了弹药通用化,还使得中国可以集中力量在一个方向上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