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无法接受连续作战,这也是入朝后几仗都不见这种大功臣的原因之一。
T-20还暴露出弹药与步兵不匹配的问题,这增加了后勤难度,在战争紧张期间与炮兵无法共用弹。考虑到未来大规模装甲战的要求,需要装甲步兵、坦克兵、炮兵未来能够协同一体作战,建造通用大炮便已提上日程。
距离T-20设计之初已经过去五六年了,国内早已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柴油机,秦皇岛机械研究所(坦克研制工厂的代号)也早已设计出体型更大、装甲更厚、重达25吨的新式品种----27式。
因为张汉卿未预料到战争来得这么快,也知道二战时坦克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了避免生产过多的过时武器并把有限的经费挪给发展经济之用,这种坦克只生产了一辆。
现在张汉卿后悔了。国防工业,有些东西无法讨巧,更好的装备,是因为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不足持续改进而成的。所以在关东州之役的当晚,他就下令新式坦克开始换装75MM大炮----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工事中常见的75mm以上火炮,达到步、炮通用。
闪电战或者陆军装甲化的巨大现实障碍,就是炮兵的使用。但是前人(还是算后人?)的经验表明:在没有伴随火炮和步兵的情况下,单单坦克的战场生存率并不高。因为在坦克发展的过程中,反坦克炮、更坚固的工事、反坦克地雷等都是它的克星。
坦克要想发挥作用,需要有同样能够机动的炮兵和步兵。
在当年世界各国,都还没有什么自行火炮的概念,所有大口径炮均以马拉或拖曳,不具备越野能力,每天20、30公里都是奇迹,跟不上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
按照张汉卿的想法,秦皇岛机械研究所在27式坦克的车身基础上设计出了一款履带式运输的榴|弹炮,口径为陆军支援火力通用的125MM,这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张汉卿把它命名为霹雳27(PL-27,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了这款PL-27,坦克部队终于可以不依赖拖曳式炮兵只能走公路的缺点而随时可以得到火力支援,这对它的战场生存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基于同样的底座,步兵伴随战车BZ-27也应运而生,它一次可以携带12人的一个步兵班,并随车装备一挺重机枪。
以此为蓝图,张汉卿开始在北京卫戍区内秘密组建一个由一个装甲团、三个摩步团、一个自行火炮团为核心的装甲师:第一装甲师。兵员主要由原T-20成员挑选
T-20还暴露出弹药与步兵不匹配的问题,这增加了后勤难度,在战争紧张期间与炮兵无法共用弹。考虑到未来大规模装甲战的要求,需要装甲步兵、坦克兵、炮兵未来能够协同一体作战,建造通用大炮便已提上日程。
距离T-20设计之初已经过去五六年了,国内早已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柴油机,秦皇岛机械研究所(坦克研制工厂的代号)也早已设计出体型更大、装甲更厚、重达25吨的新式品种----27式。
因为张汉卿未预料到战争来得这么快,也知道二战时坦克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了避免生产过多的过时武器并把有限的经费挪给发展经济之用,这种坦克只生产了一辆。
现在张汉卿后悔了。国防工业,有些东西无法讨巧,更好的装备,是因为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不足持续改进而成的。所以在关东州之役的当晚,他就下令新式坦克开始换装75MM大炮----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工事中常见的75mm以上火炮,达到步、炮通用。
闪电战或者陆军装甲化的巨大现实障碍,就是炮兵的使用。但是前人(还是算后人?)的经验表明:在没有伴随火炮和步兵的情况下,单单坦克的战场生存率并不高。因为在坦克发展的过程中,反坦克炮、更坚固的工事、反坦克地雷等都是它的克星。
坦克要想发挥作用,需要有同样能够机动的炮兵和步兵。
在当年世界各国,都还没有什么自行火炮的概念,所有大口径炮均以马拉或拖曳,不具备越野能力,每天20、30公里都是奇迹,跟不上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
按照张汉卿的想法,秦皇岛机械研究所在27式坦克的车身基础上设计出了一款履带式运输的榴|弹炮,口径为陆军支援火力通用的125MM,这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张汉卿把它命名为霹雳27(PL-27,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了这款PL-27,坦克部队终于可以不依赖拖曳式炮兵只能走公路的缺点而随时可以得到火力支援,这对它的战场生存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基于同样的底座,步兵伴随战车BZ-27也应运而生,它一次可以携带12人的一个步兵班,并随车装备一挺重机枪。
以此为蓝图,张汉卿开始在北京卫戍区内秘密组建一个由一个装甲团、三个摩步团、一个自行火炮团为核心的装甲师:第一装甲师。兵员主要由原T-20成员挑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