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进门、得子、朝鲜之乱

。对于丰臣秀吉的无理要求,朝鲜国王李昖自然是断然拒绝。

    拒绝归拒绝,不过丰臣秀吉却认为自己心中有数。不论是明朝时的日本,还是民国时的日本,当时都对情报工作非常重视,而且工作非常认真。当时在抗战时,日军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中国人自己绘制的还要准确,连一个山丘,一口井都标得极为清晰,他们的地图,一直受到中国军队的普遍欢迎。可想他们的情报工作做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不说此时的朝鲜,就是此时的大明,两国内很多情报,日本国内都有专人了解。当地的朝鲜武备废弛,国内风气普遍重文轻武,国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三百多个郡县大多数没有设防,而且党争激烈,比起大明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内混乱无比。

    这样的情况,自然让丰臣秀吉认为朝鲜不值一提,他主要担忧的是大明。毕竟狂妄归狂妄,能统一日本,丰臣秀吉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当时的大明如此庞大,军队如此众多,文明影响力如此深远,对日本人的压迫力是非常沉重的,可说是几千年的阴影累积在心中。

    不过后来丰臣秀吉召见了一个倭寇,让他消除了内心的阴影。

    该人答道:“余部三百,下福建过一年,全甲而归。唐人畏日如大水崩沙,利刀破竹,何城不催。”

    听了他的话后,丰臣秀吉大喜,重重的心事也就放了下来。

    而且说实话,丰臣秀吉也有自信的本钱,日本国久经战乱,熏陶出一批批久经战事的军人。他麾下的武士,更多为亡命之徒,作战勇敢,视战争为呼吸般自然的事。

    而且此时日本装备精良,从西人手中进口了大批的武器,丰臣秀吉手中,更是拥有大规模的火枪部队。他们的火铳,比明军还先进。在战术方面,日军也有相当进步,发明了三线战术,一线开枪,二三线装子弹,形成持续火力,对骑兵有较大杀伤力。这种战术,只有戚家军的火器五段射可以比拟。

    整体来说,当时的日军战斗力,他们的装备,他们的战术水平,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决对是精锐之士,这让丰臣秀吉的胆气变得越来越高,他加紧了战争的步伐。

    万历十九年时,日军的千余艘战舰已建造完毕,名古屋上也囤积了足够使用数年的粮草,三十万的军队在动员后已是整装待发,一切已在弦上。

    万历二十年初,公元1592年4月,丰臣秀吉发布命令,九个军团共15万兵力,大小舰艇七百余艘,分别从福冈,名古屋,对马海峡等地出发,出征朝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