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七章 法律

为自己不参与地方官制改革,朝廷地几位大佬很可能会否决自己的提案,却没有想到地方官制改革方案中第一给确立下来的便是这个条文,这倒是让王静辉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赵浅予知道了笑着说道:“你可真够呆的,那个州县官喜欢自己的诉讼案件多如牛毛?这可是极大影响到他们自己个人升迁考评的重要事情,你能够把这些案件推到市舶司来解决,那些州县长官感谢你还来不及呢!王介甫和司马君实都在底层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官员,对这种事情自然是心知肚明!”

    王静辉听后不禁有些愕然,不过随即也是一笑,这种事情自己在出知楚州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显露端倪,底下的官员没有少抱怨过,想来现在的贸易发展程度比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各种纠纷也不可避免的增多了。现在自己提出这项议案正好可以补其中不足,自然是通过的最快了。

    对于中央官制改革部分,皇帝赵顼非常满意,而司马光担心的在短时间内裁减大量官员的事情也得到了避免,巡回法庭的出现使得数百官员的最终走向有了明确的保证,至少身在汴都的这些原本就是被清理的对象有了事情可做。事实上宋朝的叠床架屋的官制模式产生了大量的冗官,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冗官都是无能之辈,他们当中也有非常有才能的,只是这官位实在是有限无[被屏蔽词语]到他们去做而已。

    巡回法庭安置的这些官员未必都是擅长司法这一块地。不过中间确实有很多人才,再经过国子监、华英书院的律学学习后,最终有五百人左右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也许现在他们并不显眼,但他们之中后来不乏成为著名的断案高手,这也倒是人尽其才了。

    值得要说的是。也许受到王静辉的启发,王安石在官制改革后期对裁汰官员地安置也做得非常到位,不过他却没有想出什么太好的办法,只得在巡回法庭上做文章。原本按照王静辉的计划巡回法庭所需要的官员在四百人,但经过扩充后可以安置五百多人,其中的安置对象便是在像楚州、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增加了巡回法庭的法官人数。而且受王静辉的启发,在把经济贸易类案件转移到市。舶司后,市舶司也需要大量的人员来管理此事,所以又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市舶司系统。

    巡回法庭倒是有些像后世影视剧中钦差大臣一样,专门审理那些个州县存在疑问的案件。按照规定若是巡回法庭也不能够很好解决的案件,将会移交给大理寺来做终审判决,相当于后世地最高法院的作用。这是当初王静辉与王安石都没有想到的,因为这一部分权力按照改革制度是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