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我大宋以文治国,能不触动舆论是最好地办法。况且这些官员进入巡回法庭也不是简单的安排,这些人还要经过国子监律学的培训,熟悉本朝法制,经过考核合格后才可放任到巡回法庭之中就职。他们以后要每年外出奔赴各路巡回审案,为民伸冤以防止地方奸小愚弄百姓蒙蔽朝廷,这也不算是虚职了。是在为百姓和朝廷实实在在的做事,这样一来虽然多出一个机构,但并非是养着闲人!”王静辉语重心长的说道。
“毕竟是多出来一个机构啊!”
“自古以来便没有一个完美的体制可以实行万载,精简机构是一个精神,其目地是为了朝廷运作起来更有效率,而不是为了裁人而精简,那样的官制改革不改也罢。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马上要进行的官制改革也并非是一步到位任子孙使用沿袭,无论怎么改善都还是有些缺憾的……”王静辉说道。
“这个某心中明白!”王安石也是苦笑一声不知该如何作答……
经过了几天的讨论后,大宋官制改革方案终于敲定了。首先便是三省六部的改革,这是第一阶段,后面跟随而来的各部寺监制度的变革也是要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最后才是地方上的官制改革──至于地方上地官制改革还没有最后的定论,朝廷内部正在讨论制订当中。不过这件事的主角是司马光与王安石,王静辉决定退出,因为他觉得自己若是老是抛头露面难免会招惹来别人对自己的猜忌,在这个时代就是几十年前不可一世的英雄狄青,也被人家地口水给吓死。更不要说来对付自己一个小小的驸马了。
王静辉退出这个圈子的同时也是对越来越有主见的赵顼一种防备──官制改革的精神内容实在是太过蹊跷,这远远超过了赵顼现有地水平,以王静辉的估计最大的可能便是慈寿宫地曹老太太在翻云覆雨。不过想想又不大可能,曹老太太已经好几年没有出来露过面了,再说赵顼也未必会听从曹老太太的摆布。
到现在王静辉心中甚至有种恐惧的感觉,所以他选择了退缩,不这么积极的参与政事了,只是提出一些建议,至于朝廷肯不肯采纳这是赵顼、司马光和王安石的事情,他也不想过多参与其中。地方官制改革中他提出了加强对贸易的管理,尤其是杭州、楚州、泉州等地。因为贸易而引起的争端诉讼压到市舶司来处理,不要混同一般民事案件都交由州县长官处理,一方面杜绝了州县长官的腐败问题,另外也是市舶司到底还是和贸易相接近,处理案件更为得心应手。
不过让王静辉比较好笑的是,他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