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章 萧强的奇思妙想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代战争,就是信息传输之争。信息传输的成功率和时效性,最直接地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萧强见到周主任的第一句话,就奠定了这次高科技演习的准备基础。

    这一点,周少将和在座的科学家们,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我军早期作战,由于通讯能力低下,很多时候只能采用电台遥控,部队一撒出去,不到约定好的联系时间,连影也找不到。最高指挥官对战场形态、敌我变化,只能由前方将领传回来以后,给予有限的战略指令:攻占某某地区、对敌阻击、争取取得某某地域的控制权等等。而且命令也是含糊的,很少有非执行不可的坚决性。具体临敌指挥,还是右前方将领自我决断。

    到八十年代初期,西南边境战役时期,我军已经普遍配备了军用步话机,指挥部队战场的形态,有了更清晰地了解,也能做出更为明确的指示,快速调整部队,作出有针对性地计划。

    可以说,对信息的重要性,所有的军人,都不会有不同意见。

    对此,萧强也是深刻地明了。

    说句老实话,国内军方,对于什么是高科技,怎么才算是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一直并没有非常明晰的概念。

    我军从创立以来,就是一把小米一把枪,一点一点熬出来的。

    开国之初,就以劣势装备,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在朝鲜大打出手,在有限区域内,打了一场高烈度的战争。

    此后,唯精神论的战术思想,长期成为军队建设的主要方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国内处于混乱状态的时候,在我国一直被美苏集团是做眼中钉肉中刺的时候,在连国家经济建设也不能正常开展的时候,奢谈军队现代化建设,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在高层之间,始终存在着两种思维:苏式建军和美式建军。

    老一辈的将领,大多亲眼见识过二战苏军,集中数千门大炮齐射,所形成的钢铁火焰地狱。无可置疑,这种壮观的场面,确实能在人的感官刺激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并在多年以后,还被人津津乐道。

    但萧强自己,则属于美式建军思想的拥护者。

    苏联万炮齐鸣,非常雄壮威武,不过其效率实在低下,它靠的是无休止的覆盖式炮轰,用雷霆万钧之势,将敌人碾为飞灰。

    然而,这要消耗多少的资源呢?

    高科技武器的必然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