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章 萧强的奇思妙想

就在于它的精确性,也因为精确性,从实际上,大力节约了国家资源,减少了战场消耗。因为它消耗的,更主要的是技术储备!是无形的高技术结晶!

    而不是粗劣的大规模集约化产物。

    至于说到高科技武器的昂贵,作为保有部分前世记忆的萧强,是有着最直观认识的。

    在他模糊的记忆中,他那个时代的中国,生产能力让世界为之震惊。无论什么产品,在中国参与生产之前,都是价格高昂的,一旦中国的生产形成规模,那种产品的价格,就会急剧下降,从而成为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的消耗品。

    最开始,这种状况还不突出,因为主要集中在下游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随着国内厂家的技术革新,生产线换代,电子产品也很快走下价格的神坛,到几十年后,美英等国,只能死死地抱着它们的一部分核心技术,紧守防线。

    所以,萧强对国家未来有着绝对的信心,这和大多数这个时代的人都不同。

    他们对未来会怎样发展,改革是否能取得成效,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效,心中没有底,用一号首长的话来说,叫做“摸着石头过河”。

    信心,就是萧强最大的依仗。

    既然多年以后的中国,具有强大的生产力,那为什么要走苏式建军的道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在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的发展道路上来?

    用一百枚、两百枚炮弹,作覆盖性炮轰的目标,一枚战术飞弹就解决了问题,这会为军队后勤,减少多大的压力?

    所节约下来的资源,可以多生产多少的民用产品?促进多少人的就业?

    所以他借着这个机会,牢牢把握着对高科技战争的诠释权,用一句信息决定一切,为国防科工委精心组织的这场讨论会,打下了注脚。

    萧强的这个结论,毫无疑义地被全部通过,他戴着一顶八一大檐帽,快慰异常。

    他身上穿的是一套军装,这是周主任为他特意准备的。

    军队是一个集体,是一个纪律单位,是集体荣誉感胜过一切的部门。萧强要是以一个普通平民、还是个不到二十岁学生的身份,对着满屋子的军人指手画脚,从情理上也讲不过去。

    所以,他穿着一套军装,一身中校军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现在是军方的临时代表。

    不过,在座的,国防科工委那些资深的老科学家,哪一个不是大校以上的技术级别?还有好几个老科学家,肩膀上都扛着金星,是将级技术军官!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