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诸事停当(大结局)

身体力行。亲自指导官员们主抓各地的作物种植。

    各级官府官员对农事也不敢轻视,在陈易的大力推动下。大唐境内精耕细作的先进种植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推广,水利灌溉设施也得到了大力的修整。数管齐下的举措下,粮食的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

    百姓不再需要担心粮食够不够吃,他们担心的是粮食多了,没地方堆放。各级官府也在犯愁,多收的粮食没地方堆放。官仓已经一再扩建,但仍然满足不了堆放粮食所需。

    陈易为此很骄傲,他也因此威望日隆,属下的大臣们对他敬若神明。让百姓不再饿肚子,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难做到的,但现在却在陈易主导下做到了,如何不让人敬佩。

    粮食多了粮食深加工的产业也开始兴盛起来。

    唐初时候因为粮食短缺问题,官方严格控制酿酒行业的发展,因为这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如今粮食不用愁了,官府也开始鼓励包括酿酒在内的粮食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有了富足的粮食,有了官方的支持,酿酒等粮食深加工待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这些还是消耗不了积余的粮食,大量的粮食被销往海外。

    大唐多余的粮食,换来了大量的金银器物,及其他一些新奇物种。

    在以尚书令身份主持了政事堂事务后,陈易可以说将大唐的权力都掌握在手里。

    大批亲信人物充作他的左右手,这些人物都是在原来历史上很有名声,才学能力都不凡之人,他们和陈易一样,兢兢业业做事,一心为大唐的强盛而做出努力。

    这些人和陈易一样,每天都精力充沛,勤于朝事,没有偷懒的时候。

    上行下效,州县一级的官吏也都兢兢业业地做事,不敢偷懒不理事,怕被弹骇。

    上下官员都勤于政事,各项制度越来越完善,大唐的发展,像被装了火箭助推器一样,速度惊人地朝前跑去,把周边国家远远地抛在了身后,而陈易的目光开始放眼天下。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四方来贺的盛景,每年都会在大明宫含元殿上演。

    请求归附的外蕃小国每天都不少,但陈易并不满足于此,大唐的铁骑依然在四处征战。

    陈易主事后,并没改年号,而是继续以武则天掌权时候的“永昌”为年号。

    永昌十年,大唐铁骑在葱岭以西近千里地方,与大食军队发生了一场战役。此战三万大唐精锐的安西军火枪骑兵与十五万阿拉伯军队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