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诸事停当(大结局)

要移民,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入口的补充。

    可以说如今的大唐人口是非常欠缺的,必须要大力鼓励生育,提高人口数量。

    奖励生育的政治早已经制定,这些年大唐的人口出生率还是不低的,但因为医疗条件落后,幼儿的死亡率也比较高,加强基础医疗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

    陈易在指使官员们依他所想制定政策鼓励生育的同时,也通过其他手段获取人口。

    战争是获取现成人口最好的手段,战时俘虏的人虽然不能完全充作人口数,但战俘可以用来当作劳役,让他们为大唐的基础建设添砖加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人口的一个直接补充!

    人口增长了,素质也一定要提高。而要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是根本。

    大唐的国库收入以几何级增加,国库殷实,许多事就可以方便做了。

    在一群亲信大臣的支持下。陈易在主政后几年内,已经制定出一系列普及教育的政策了。虽然没办法普及全民教育,但一定年龄的儿童大半入学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国家赋税收入的增多,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开始大幅度地增加,陈易态,在十年之内,能让天下百分之六十的适龄儿童入学,因此他也一力促成了每县一所官办学校的建立。

    每个县一所官办学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所需,还需要进一步扩建,许多富裕之地已经有两三所甚至更多的学校建立起来。学校建立多了,教师的数量也必须要增加。其他配套设施比如书本等缺少也是个难题,印刷技术的改进,降低书本的成本是必须要做到的,只不过一切都要时间来解决。

    陈易相信,教育方面的事可以很好地解决,只要朝廷足够重视。

    而支撑陈易进行诸多改革,并花费巨大投入做事的最大基础,就是大唐农业的连年丰收。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粮食问题是任何朝代都最难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一件事。

    陈易对农事的重视在刚刚得武则天重用之时就开始了,占城稻也就在那些年引进。

    这些年在作物种植方面,他也花了非常多的精力,指使手下之人。派人不远万里去到海外引进土豆、辣加、蕃茄、玉米等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但极大地丰富了大唐的物产,并终于有机会可以让天下任何一个人都不饿肚子了。土豆、玉米的高产。让种植这些作物的百姓心花怒放。

    陈易不但亲自过问民间种植情况,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