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一章 国内金融

制买卖外汇。

    1936年政府与美国谈判后,签署《白银协定》,由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美国维持银价的稳定,换取美元作为法币发行的外汇储备,法币改为与英镑及美元挂钩。

    中国政府发行法币的政策一公布,英国驻华公使立即发出英皇敕令,要求所有驻华英商和英国侨民遵守中国法令接受法币,不得再使用白银。

    在中国处于金融垄断地位的汇丰、麦加利等英资银行也率先交兑库存白银给中国中央银行,让中国政府一下子集中了3亿两白银实银,民国政府的印刷钞票换取了头号列强的白银,这对于中国各方势力四分五裂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无可抗拒的力量。

    不要小看这一点,这简直就是相当于拥有印刷人民币去找美国换取黄金白银的货币信誉

    在北伐战争和围剿土匪的军事统一中国以后,姜瑞元领导下的中央政府成功地在经济和金融上再一次达成全国统一。

    中国历史上的纸币发行信誉极差屡次失败,而中国的政府纸币能够发行成功的关键其实是有了西方外汇的信誉和占中国金融垄断的外资英国央行的支持。

    中央政权的法币挂钩英镑是英国金融资本更大的利益,而对于中国更大的意义是中国与英国的进一步结盟。这样的结盟对于中国将来改变自身地位是非常关键的,英国是愿意支持中国在东亚成为列强之一制约日俄保障英国利益的。

    所以在这里必须要看到的就是一点,中国的纸币的发行没有当年头号强国英国和崛起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的支持也有限制日本在东亚坐大的战略目的。

    而中国当前阶段能够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废除,更关键的原因就是中国的金融与英美挂钩,经济金融一体化后这些不平等条约成为了自由贸易的国际金融资本的障碍。

    否则在抗战中英美不取消这些条约,姜瑞元也一样必须与英美结盟,要当年日本逐步废除了英美对于它的不平等条约,也是在日本的货币与英镑挂钩,与英国经济一体化之后。

    但是后来日本想要中日货币一体化把英美抛弃在外,也成为了英美支持中国的经济基础。

    至1936年,中国对外外债是20.46亿海关两白银,各国在华投资29亿两,在华民间债权、财产、房产等70亿两。

    这样的外国资产全部从白银被置换成为了法币,这些财富是中国gdp的三倍,是中国货币发行量的八倍,也是中国1840年以来所有的战败赔款的近10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