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五章 商政殊途(二更)

再去索要那些世俗的利益?

    军队的事情,交给参谋部的一众军官处理就好了。军队的身体训练和精神塑造,都有着章法和尺度。凭借着工业时代的商业利益分配方式,以及知识教育本身带来的见识,钟泱无需害怕兵为将有这种情况的出现。

    因为军队的日常所需,完全依靠天宇集团。冷兵器时代,或许还能通过压迫和抢掠来获得本钱。可在这个以科技为主导的社会,难道优质的武器装备还能通过抢掠来获得?钟泱可绝不会允许苏俄这种赤化模式滋生于体系的内部。

    而且钟泱拥有着数千可战的机械构装体,即使仅仅是露出的那冰山一角,也足以震慑心怀不轨之徒,压制王立文和陈泽他们的野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何须再去效仿冷兵器时代的帝王之道?难道拥有着智能工厂,便连这点气量和胸襟都没有吗?

    工业时代的人类社会,不需要强权政治家,更不需要救国救民的大英雄。

    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需要的是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需要大量的科学工作者。一个研究员,足以抵得上二十个无聊的政客

    为了迎接黄金时代的到来,不断的提高生产力才是正途。钟泱手里握着智能工厂,根本就不需要去积聚所谓的天下民心,更不需要庞大的国土,他只需要资源以及一定的人口基数。

    这些条件,两广和海南就暂时足够了,太多了反而要分散精力,得不偿失。既然有那么多救国救民的大英雄,就让他们去折腾好了,去名流史册,去受万民敬仰,成为所谓的英雄,所谓的救世主。

    钟泱更喜欢低调的的发展,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生产力体系,并且保留住中华文明的文化核心。名胜古迹和珍贵的古玩都只是鸡肋,真正珍贵无比的是各种古籍和精神理念,甚至还有那种专注于精神享受的文化活动。

    这些才是黄金时代的必需品,再当前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的确是稍显奢侈,但并不代表应该舍弃。

    放眼中国,也没有哪个政治团体在做这样的事情。而有心去做得却又往往无力改变世道,这真是讽刺。

    也正因为如此,钟泱才力行不殆,势要留住中华的文化火种。

    与其去拯救那些永远也救不完的黎明百姓,钟泱更喜欢先稳固好两广的局面。第一期的目标就是扶植起一批有实力有野心的经济实体,工业化生产体系,需要的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组织,而是需要一整个社会体系。

    在陈泽和刘浩然的努力下,广州已经具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