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4章 开清第一功洪承畴

    中华十大谋士其中一个是洪承畴,他是明清之际一个有重大争议的历史人物。

    有观点认为,洪承畴为清朝统一中国出谋划策。

    参与清朝中央政务治理,在招抚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灵涂炭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有观点认为,洪承畴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经不起考验,挺不起脊梁,是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

    洪承畴的一生,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

    前半生在明朝,镇压农民起义,后与清军作战失败被俘,皆不应肯定。

    后半生投降清朝,为清朝征服东南和西南出谋划策。

    其中镇压老百姓抗清和农民军余部,确实造成了一定的人力物力的破坏。

    但从清朝势力日趋强盛,实际成为全中华新的统治者,并迅速完成对全国的统一来看。

    洪承畴审时度势,发挥自己的才能,所做出的努力,于社会进步有利。

    所以总的来说,对洪承畴的评价正面多于负面。

    “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洪承畴出生于锦田外祖父家。”

    “洪承畴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攻读诗书。”

    “他七岁受启蒙教育,因家境不好,之后便辍学回家帮母亲做豆腐干。”

    “洪承畴在水沟学馆附近卖豆腐干,为了能够多卖豆腐干,他还帮学馆里的学生作对子。”

    “水沟学馆是洪启胤开的,洪启胤发现洪承畴帮他人作对子一事,于是不收学费将其招入学馆学习。”

    “洪承畴学习刻苦,经常向洪启胤家中借书。”

    “从《史记》《资治通鉴》到《三国志》《孙子兵法》无所不读,尤其喜爱政治、军事方面的书籍。”

    “洪启胤认为洪承畴将来定有所作为,还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的评语。”

    “洪承畴在水沟馆读了五年书后,又到泉州城北学馆读书。”

    “万历四十三年,洪承畴中本省乡试。”

    “次年,洪承畴又中会试二甲第十七名,赐进士出身。”

    “洪承畴中了二甲进士后,在京城为官,前后在刑部做了六年小官。”

    “六年,洪承畴在刑部换了三個位置,先后任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刑部贵州清吏司主事,改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天启二年,洪承畴离开刑部,外调到浙江。”

    “两年后,洪承畴升任两浙承宣布政使左参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