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3章 黑衣宰相姚广孝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有两个和尚特别厉害。

    一个和尚自然是大明的开创者朱元璋,从一个皇觉寺的小和尚一直做到了九五之尊。

    另一個有名的和尚便是帮助明成祖朱棣,由藩王造反夺得天下的道衍和尚,也就是姚广孝,也是著名的黑衣宰相。

    朱棣之所以能成为唯一的,以藩王身份谋反并成功的人。

    不仅在于朱棣能力强悍,时机把握得准,更关键的是身边有姚广孝这位妖僧。

    姚广孝去世后,朱棣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成为唯一一个入大明祖庙的文臣。

    “元末年间,姚广孝出生于苏州相城的一个医学世家,其祖父、父亲和长兄皆行医为生。”

    “因幼年目睹家境贫困,姚广孝不喜欢从医。”

    “曾立志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若是落榜则出家从佛。”

    “由于家庭再难供姚广孝读书,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选择进妙智庵,成为一名僧人,法名道衍。”

    “彼时正值元末红巾军起义爆发,但姚广孝并未受到影响,只身前往古刹北禅寺,不久便离开。”

    “随后,姚广孝前往杭州径山寺师从愚庵智及,进修禅学。”

    “智及认为姚广孝天资聪颖,对他颇为赏识,并向他传授了诸多佛学知识,姚广孝也因此深得佛法。”

    “姚广孝涉猎广泛,对儒、道乃至兵家之学都颇感兴趣。”

    “年近而立之时,姚广孝与道士席应珍结为忘年交。”

    “席应珍精通三教,这让姚广孝得以在交往的过程中吸收道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学识。”

    “两人情谊深厚,交往长达二十余年,姚广孝也将席应珍视为至交好友。”

    乾隆:姚广孝终其一生,毁誉参半,称其为妖僧倒也不算太坏。

    一个和尚,不爱青灯古佛,不穿僧袍法衣。

    却学儒参道,结交王侯,看似跳出三界,却心在红尘。

    姚广孝非但没有淡泊名利,反而野心勃勃的想要建功立业。

    一心想在名利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为此不惜鼓动朱棣起兵造反。

    最终的结果,姚广孝成功了。

    封侯拜相,太子少师,死后配享太庙。

    虽然姚广孝赢得了生前身后名,不过代价却是靖难之役里累累的白骨。

    有人说姚广孝忠心为主,也有人说姚广孝贪慕名利。

    不变的是姚广孝一直不曾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