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0章 反腐败,制度需健全

��讲了一遍。

    其实重臣们已有耳闻,一下子牵涉到十几个人抄家,这动静能小了?!

    然后李世民话峰一转,说到,"多亏了晋王,他居然能从给朕做的汤,没有放他送的白盐上,想到这其中必有猫腻。

    结果一查,还真是有着较大的腐~~败在内,这些人一年要贪了我内府多少钱啊?

    然后,晋王与朕提出了如何防止腐败的问题。所以,朕就带他参加小朝会,大家一起议议。"

    长孙无忌说,"陛下、晋王,官员腐败这个问题,应该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要灭绝怕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与李治一起点头。

    杜如晦反问,"那皇上怎么个看法呢?"

    李世民说,"晋王有个建议,大家听他说。"

    "我的看法暂时不急着说,先说历朝历代,应该是任何一个皇帝都重视反腐吧?"

    李治没有回答杜如晦的话,而是再问了一个问题。

    "正是。"杜如晦点头。

    "但是现在已经肆无忌惮了,历史上有出现过相关岗位人员全员参与的这种广度吗?"李治问。

    答案是显而易见地,所以李治也没等杜如晦回答,就继续跟着说。

    "很显然,现在的贪腐程度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了,但是这个过程也是慢慢加重,一直到今天这个程度。

    那为甚么会加重呢?"

    各位大臣都知道李治会自己解答自己的问题,也就不回答,等着李治继续往下说。

    "在孤王看来,是有两个原因导致的。"李治说。

    这下,长孙无忌忍不住了,问李治道:"晋王,那两个原因?"

    "孤王认为,第一是因为以前所立的各项反腐制度,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执行。为甚么会这样呢?"

    李治始终用他师父惯用的启发、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别人。

    长孙无忌已经被他的话给吸引住了,不再淡定地等着李治自己解答自己的问题,问李治道:"为甚么?"

    "因为制度的执行者也参与了贪腐,比如尚食局的太监,他是监督者,他也参与了进去。"李治回答道。

    然后他又跟着说出第二个原因:"第二,客观原因造成了贪腐的队伍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贪腐的泛滥。"

    "晋王,何为客观?"杜如晦问。

    这是个哲学用词,后世的人都知道,但古代人并不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