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放大招,科举新制度

 问题关键在于,李治提出公平,恰恰就说明,以往科举不公平,你这是否定李世民前面的成绩呢。

    房玄龄差点哑然失笑,心说,也就小九子敢在皇上面前大放厥词,若换做其他人,只怕陛下要当众不喜。

    李世民面上依旧挂着笑容:"噢,这样说来,小九儿是认为,朕登极以来,所主持的科举不公平?"

    这一反问,让李治觉得父皇有抬杠之嫌。

    又不是我主动说的,是你让我说的。

    那若让我说,我能说甚么,肯定就是要说说当下科举存在的问题了,没有问题,你还问啥呢?

    噢,现在我提出了问题,你倒好,还反过来扣我一个帽子,那有这样做皇帝的。

    自古伴君如伴虎,看来,师父说得一点也没错。

    那怎么办呢?上拍马屁、宝典。

    李治登时道:"儿臣深信父皇择才再公平不过,天下谁人不知,父皇求贤若渴。"

    李世民脸色阴转多云,失笑:"此言甚合朕意。不过,你都说朕公平了,又何来科举最大弊病是不公平一说呢。"

    李治道:"因为父皇本心是认为公平,可儿臣所言公平,却不源自父皇本心。

    而在于,要让全天下人深信,科举是公平的,只有让天下人对此深信科举是公平的;

    那么高中及弟的读书人,才不会遭人质疑,更显荣耀,他们自己也才会相信科举是公平的。

    只有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读书人,愿意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李世民听到此处,一时愣住,登时,他的脸色由阴转多云,一改成了朗朗晴天、日头高照。

    李世民听懂了,他明白了李治提出所谓公平之本意,有意思,很有意思了。

    房玄龄,若有所思,他极想听听,李治接下来还会说出神马惊人之言。

    "九皇子,你继续说。"

    李治便继续言说。

    "要做到这一点,辣么首先就要让这科举公平的印象,深入天下人的心、深入到每个读书人的心。

    父皇,公平不公平,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全天下人认为我大唐的科举是公平的。

    儿臣以为,当下只需要采取稍许举措,就能改变人们对于科举是否公平的看法。

    譬如,科考时,只需采取糊名制,就可达到让天下人认为我大唐科举是公平的。"

    "糊名?"

    李世民一愣,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