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章 抛传单,虞世南大怒

 房玄龄也觉得事态严重,伏首瞧瞧传单,这不是一张纸的问题,这关系到风气问题。

    于是,二人觐见。

    李世民听闻虞世南返京大喜,他随虞世南学习过书法,感情深厚。

    更何况,虞世南为当代名儒,一直都坚定站在李世民这一边。

    玄武门之变不少大儒都认可李建成,而虞世南却坚决支持李世民,表面上看玄武门之变立功最大的是尉迟敬德人等。

    可实际上,因为虞世南支持,让不少人对李世民抱有期待,尤其是江南士族对于李世民也有所偏向,这对当时李世民而言,不啻雪中送炭。

    因此李世民极器重虞世南,他很清楚,虞世南就是自己礼贤下士一面旗帜,笼络天下士人的标榜。

    李世民欣喜若狂,亲至宣政殿门口相迎。

    "虞公,别来无恙。"

    虞世南作揖行礼,言,"多日不见,二郎气色好了很多。"

    即是君臣,又为师友心腹,多日未见,彼此都甚欢喜。

    虞世南年高体衰,李世民便亲扶入殿,随口问:"虞公何因返京啊?"

    虞世南便答:"今岁东京太热。"

    李世民惊异:"今岁长安也热,朕以为长安已十分酷热了。"

    虞世南微笑言说:"二郎请上座,臣有话要说。"

    李世民不明其意,坐回御座。

    虞世南肃然,义正辞严。

    "皇上还记得隋炀帝丝绸缠树?"

    李世民明白,这是来劝谏了。

    大业六年,是隋炀帝在时,西域和突厥使者至东都洛阳;

    隋炀帝为显示气派,同时也有威慑诸藩国需要,大肆铺张,甚至还命人用丝绸缠绕树,显示大隋富裕。

    隋炀帝是亡国之君,都亡国了,当然也就是坏蛋典型,他做的一切,都需拉出来批判一番,以此为戒。

    但凡劝谏,大家都爱说隋炀帝。

    李世民头疼、和风细雨:"朕当然有所记得,虞公因何有此言呢?"17小说网_www.17xs.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