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七章 传开了!

们这一块的风险好像很大很大啊...

    想到这里,刘婷忍不住开口道:“曹总,我们扩充配送团队,还是要根据实际订单来吧?”

    “或者我们定制一个完善的扩招机制,设立一系列标准,在触发到我们标准的时候,我们提前去进行招聘,亦或是在配送人员过多时,也提前给我们预警去减少成本。”

    “以此去把我们的人员成本一直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现在三千人或许还好,问题可能不会很明显,哪怕有些劳动力闲置,其成本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但是等到后续我们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个成本就不可小视了。”

    闻言,曹兴宇抿了抿嘴,沉思起来。

    刘婷的这番话用直白点的话来说,就是“招聘不能每次都这样全凭一张嘴,得有系统的科学的一个评判机制”。

    对于刘婷的这个想法,曹兴宇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种前瞻性的思维,恰恰说明了刘婷在成长。

    这其实是好事。

    只不过,曹兴宇心里并不觉得配送员会过多。

    哪怕多,那也顶多就是一时的。

    因为随着后续的快速发展,这些有经验的配送员完全可以去调去支持新的市场区域,去承担更大的新市场里的老员工带新。

    因此,他认为这一块的风险其实是相当小的。

    只不过刘婷提出了这种想法,曹兴宇最终决定还是不去否定了。

    因为随着公司后续不断的扩张,公司在配送员方面能有一个完善机制,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

    毕竟也不可能未来每次都是他来定招多少人,随口说的还是会存在误差的可能。

    在现阶段或许还行,但是想要公司长远发展,各个方面还是要逐渐正规化、系统化。

    特别是对于心目中有远大目标的曹兴宇来说,公司各方面越规范越好。

    而且,有个道理说得好,一家真正的大企业,是在一把手当甩手掌柜时,还能正常的发展经营,这才是一家合格的企业。

    如果一家公司太过于依赖某个人,那迟早是会出问题的。

    因此,有些时候还是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

    想到这,曹兴宇点头道:“可以,你回头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去研究商讨,制定出一套标准吧。”

    “以后像这一类的事情,都可以让公司制定成套的体系,让我们有个科学的可以参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