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军先后逼近两国都城时,两国的君主慌乱无措,连连急召百官商讨退敌之策。
可跟之前的三国一样,不论哪个朝堂,都总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既有人主战也有人主和,且两方的人总会进行激烈的争吵,吵得不可开交。
两国同时陷入围困,都自身难保,其他三国已经被大庆收拾了,也不可能来救援,现在他们只能自求多福,而军中的军士早已被打得没了胆,反抗的决心早已动摇,有几座城池压根用不着动兵,军队一到就自动开城献降了。
因此这一路打过来,两路兵的损伤都很小,可谓是前所未有的顺利。
只花了一个月,两路军就先后抵达两国的都城。
这时候吴夏与大梁的君臣时彻底着急了,然而之前的现象依旧没有改,主战与主和的两派依然吵得不可开交,把金殿闹成菜市场。
不过因为有其他三国的前车之鉴,这时候两国的皇帝都出奇一致地很快就拿定主意,以极快的速度写下降书,派人投递到大庆军中。
颜慧冉身为主帅,又有摄政王的授权,自然可以自行拿主意,但赵阔不同,拿到降书之后,还派人转给在大梁的颜慧冉,等她指示。
这样一来一回,足足耗了一个月。
等赵阔收到颜慧冉受降的指令时,大梁那边皇帝已经向大庆称臣,两国在和谈了。
吴夏迟迟等不到回复,君臣越发不安,以为大庆想赶尽杀绝,将吴夏灭国,主战派又冒了出来,屡屡劝谏皇帝死战到底,跟大庆军拼了。
不过,好在吴夏的皇帝年纪大了,胆量不如年轻那般大,瞻前顾后,犹犹豫豫,并没立即点头。
这犹豫着犹豫着,城外就传来了受降的消息。
等到大军进城半个多月后,颜慧冉带兵赶过来会合,再与吴夏和谈。
一切谈妥之后,将签订好的盟书快马加鞭送往大庆国京城,而颜慧冉也收兵班师,终于折返回国。
这日下午,大军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行进,天上乌云聚拢,遮住了日光,没有风动,闷热不已,眼看着就要下雨,若再继续走,不久后必定遭遇大雨,颜慧冉便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等营寨扎好,天也黑了,风渐渐大了起来,热气散去,十分凉爽。
颜慧冉站在营帐口,望着阴沉沉的天,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总觉得像是将有什么事发生,但怎么会出现这种不安,她自己也说不清。
按理来说,这里事大庆军营,全
可跟之前的三国一样,不论哪个朝堂,都总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既有人主战也有人主和,且两方的人总会进行激烈的争吵,吵得不可开交。
两国同时陷入围困,都自身难保,其他三国已经被大庆收拾了,也不可能来救援,现在他们只能自求多福,而军中的军士早已被打得没了胆,反抗的决心早已动摇,有几座城池压根用不着动兵,军队一到就自动开城献降了。
因此这一路打过来,两路兵的损伤都很小,可谓是前所未有的顺利。
只花了一个月,两路军就先后抵达两国的都城。
这时候吴夏与大梁的君臣时彻底着急了,然而之前的现象依旧没有改,主战与主和的两派依然吵得不可开交,把金殿闹成菜市场。
不过因为有其他三国的前车之鉴,这时候两国的皇帝都出奇一致地很快就拿定主意,以极快的速度写下降书,派人投递到大庆军中。
颜慧冉身为主帅,又有摄政王的授权,自然可以自行拿主意,但赵阔不同,拿到降书之后,还派人转给在大梁的颜慧冉,等她指示。
这样一来一回,足足耗了一个月。
等赵阔收到颜慧冉受降的指令时,大梁那边皇帝已经向大庆称臣,两国在和谈了。
吴夏迟迟等不到回复,君臣越发不安,以为大庆想赶尽杀绝,将吴夏灭国,主战派又冒了出来,屡屡劝谏皇帝死战到底,跟大庆军拼了。
不过,好在吴夏的皇帝年纪大了,胆量不如年轻那般大,瞻前顾后,犹犹豫豫,并没立即点头。
这犹豫着犹豫着,城外就传来了受降的消息。
等到大军进城半个多月后,颜慧冉带兵赶过来会合,再与吴夏和谈。
一切谈妥之后,将签订好的盟书快马加鞭送往大庆国京城,而颜慧冉也收兵班师,终于折返回国。
这日下午,大军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行进,天上乌云聚拢,遮住了日光,没有风动,闷热不已,眼看着就要下雨,若再继续走,不久后必定遭遇大雨,颜慧冉便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等营寨扎好,天也黑了,风渐渐大了起来,热气散去,十分凉爽。
颜慧冉站在营帐口,望着阴沉沉的天,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总觉得像是将有什么事发生,但怎么会出现这种不安,她自己也说不清。
按理来说,这里事大庆军营,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