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说服了吴启晨,内阁那边同意的概率就很高了,没想到内阁那边又出了变故。
他们对于北疆的兴趣不大,情愿要新几内亚岛和新大陆北方地区的垦殖公司。
朱慈烺感觉这帮人是越来越过分了,就出这么一点钱还想要这两片地方。
新几内亚岛那边目前是大明关外地区最大的粮仓,稻米产量堪比江南。
当初大明遭遇大旱,朱慈烺可是不计成本的从江南移民开发此岛,那里一山隔成两个平原,地处赤道种植水稻一年三熟乃至四熟,雨水充沛。
当年也是因为干旱,所以有众多百姓自愿到外地谋生,大明才能动员,加上半强制的转移那么多百姓。
从那以后大明再也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移民,恐怕以后也再难有了。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这里已经成为整个太平洋地区最繁华的地方,甚至整个南大陆的收入也没有此岛高。
当然这跟南大陆自己的开发度不高也有关系,南大陆现在大家都亲切的称为兔子岛。
十多年的时间,这边贫瘠的土壤被百姓一点一点养肥,沼泽被圈成良田或者围成湖泊,一些降雨量不充沛的地区,或者地形合适的地区被修成堤坝。
当初来的时候是什么景象?全岛多山地,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常年大量降水导致土壤肥力较差,仅有少数河谷和河流冲击三角洲适合种植粮食。
能有今天的成果那都是当地百姓一点一点的努力建设的结果,也是皇明商号持续不断的投资的结果。
岛上主要以农业种植和养殖为主,也有铜矿开采,当地铜矿品味高,精炼矿石可以直接用于造币。
因为人口少,土地多,所以每年出产的粮食大多用于运回关内,堪比江南不是指产量跟江南持平,而是指他每年能出售的商品粮数量跟江南相当。
就算如此朱慈烺也轻易不愿意出手这个岛屿,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个岛屿的底子已经打好,在南大陆开发难度大的当下,这里将会成为整个南太平洋的中心地区。
现在已经诞生了两个超过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将来人口聚集效应显现,这里将会继续发展成大明在南太平洋的定海神针。
论开发度,这里确实可以交给内阁了,但这里一旦交给内阁,朱慈烺等于是把南大陆也拱手相让了,到时候南大陆的人口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这和朱慈烺开发南大陆的初步设想是不符合的。
至于新大陆北
他们对于北疆的兴趣不大,情愿要新几内亚岛和新大陆北方地区的垦殖公司。
朱慈烺感觉这帮人是越来越过分了,就出这么一点钱还想要这两片地方。
新几内亚岛那边目前是大明关外地区最大的粮仓,稻米产量堪比江南。
当初大明遭遇大旱,朱慈烺可是不计成本的从江南移民开发此岛,那里一山隔成两个平原,地处赤道种植水稻一年三熟乃至四熟,雨水充沛。
当年也是因为干旱,所以有众多百姓自愿到外地谋生,大明才能动员,加上半强制的转移那么多百姓。
从那以后大明再也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移民,恐怕以后也再难有了。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这里已经成为整个太平洋地区最繁华的地方,甚至整个南大陆的收入也没有此岛高。
当然这跟南大陆自己的开发度不高也有关系,南大陆现在大家都亲切的称为兔子岛。
十多年的时间,这边贫瘠的土壤被百姓一点一点养肥,沼泽被圈成良田或者围成湖泊,一些降雨量不充沛的地区,或者地形合适的地区被修成堤坝。
当初来的时候是什么景象?全岛多山地,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常年大量降水导致土壤肥力较差,仅有少数河谷和河流冲击三角洲适合种植粮食。
能有今天的成果那都是当地百姓一点一点的努力建设的结果,也是皇明商号持续不断的投资的结果。
岛上主要以农业种植和养殖为主,也有铜矿开采,当地铜矿品味高,精炼矿石可以直接用于造币。
因为人口少,土地多,所以每年出产的粮食大多用于运回关内,堪比江南不是指产量跟江南持平,而是指他每年能出售的商品粮数量跟江南相当。
就算如此朱慈烺也轻易不愿意出手这个岛屿,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个岛屿的底子已经打好,在南大陆开发难度大的当下,这里将会成为整个南太平洋的中心地区。
现在已经诞生了两个超过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将来人口聚集效应显现,这里将会继续发展成大明在南太平洋的定海神针。
论开发度,这里确实可以交给内阁了,但这里一旦交给内阁,朱慈烺等于是把南大陆也拱手相让了,到时候南大陆的人口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这和朱慈烺开发南大陆的初步设想是不符合的。
至于新大陆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