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目标港口

也只能吃自己带的,自己带的不够也需要后面运送。

    这要是连个港口据点都没有,那后勤部门怎么运东西?

    骑兵确实可以突袭,趁着敌人不备一股脑的冲到敌人首都,然后呢?打不下来怎么办?回去没有粮食了,不回去干耗着?你能耗过人家城里人?

    毕竟那种就食于敌还能越大越强的军队不多,能做到的那就是名留千古的牛人,例如霍去病为啥牛批?那就是他们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杨嗣昌心里还是有ac数的,自己什么斤两自己知道,而且大明并不鼓励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战术,而是崇尚堂堂正正以势压人。

    杨嗣昌选来选去,选定了涅夫港,这里距离自己登陆地点最近,而且远离北面奥斯曼人的边疆重镇巴库,往西又是平原戈壁,适合突袭。

    按照约定沙俄会出兵进攻巴库牵制那里的守军,杨嗣昌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切断奥斯曼整个高加索边疆区和伊斯坦布尔成的联系。

    解决了高加索边疆区的军队之后,整个奥斯曼东北方向就再也没有军队能够威胁明军进攻波斯湾军队的侧翼了。

    杨嗣昌还肩负着一个任务,那就是到达黑海边缘之后从东面威胁伊斯坦布尔,减轻沙俄来自黑海舰队的压力。

    杨嗣昌的任务到这里就完了,如果其他两个战区行动顺利,后勤杨嗣昌或许还能前往伊斯坦布尔参与围城作战。

    当然这也紧紧是围城而已,主要的进攻力量绝对不是他们。

    简单来说杨嗣昌觉得自己的能力被忽视了,作为一支骑兵力量杨嗣昌觉得他们应该以绝对的数独,头破敌人的层层防线,直插敌人的心脏。

    就算不能直接到伊斯坦布尔城下,只要跟对方隔海相望,那么整个奥斯曼帝国的所有计划都将被打乱,他将牵制住整个奥斯曼帝国至少一半的兵力。

    给其余的军队赢得时间,这才是骑兵的正确用法。

    可他的作战计划递交军部并没有获得通过,不过军部也没有束之高阁,而是反手送给了沙俄,沙俄那边也非常有兴趣,已经打算派哥萨克骑兵尝试这一战术。

    杨嗣昌感觉自己被背叛了,自己辛辛苦苦想出来的战术确便宜了沙俄,让哥萨克骑兵摘了果子!

    不过军部也写信安抚他了,他这种战术危险性太大,稍有不慎就是重大伤亡,即使最后真的做到了,那么这支前突的骑兵也是连翻血战损失不小。

    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大明自己干,当然是让沙俄来干才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