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五回 弑太后母子诀别


    照狄挽凤所想,与其做无谓的牺牲,倒不如及时将三万人马及小皇帝带出,逃亡南方,及时止损,以谋长远。至于其他,他并不在意。甚么百姓平民,达官显贵,尽皆同承天府城留给那些北族豺狼好了,任他们杀剐,想来不仅自己没有半点损失,说不定还能激起国民的愤怒与抵抗之心,届时上下齐力,万众一心,说不定他还有扭转战局,东山再起的机会。在狄挽凤看来,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两种结果,要么东山再起,重回承天府,自己手中始终掌控着傀儡小皇帝,自己便永远是九千岁。但若是未能如愿,便可盘踞江南,与北族划江而治。

    但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显然没有想过,北族为何会止步于承天府,为何占据了大姜半壁江山就会心满意足,为何不乘胜追击进攻江南诸地,而任由狄挽凤“分庭抗礼”?很显然,这又是一个从未想过自己会失败的主儿,通常情况下,也离死期不甚远矣。

    且看那洪文小皇帝沉吟片刻,终于说道:“可朕一人南巡,难免有些寂寞,不知狄卿可否带上朕的皇兄贤临王一同出发,也好消遣路途遥远之倦乏。”原来这贤临王并非是洪文帝的亲皇兄,他乃是先帝之弟,洪文皇叔长子,皇叔去后,爵位世袭罔替,这位表皇兄便成为新任贤临王,年方十六,老实勤恳,文武兼备,但有些木讷。想来那洪文帝之所以请狄挽凤带上这位年纪轻轻的贤临王一同南巡,不仅仅是为了路上有个伴,更是因为有个亲近之人能保护自己。周围都是狄挽凤的心腹,那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而那狄挽凤闻听此言,细细琢磨一番,只觉那贤临王年纪不过十六,尚未成就气候,听说还是个榆木脑袋,想来掀不起多大波澜,便答应此事。却不想他一时心急,竟反遭那小皇帝算计,洪文帝就是要他以为自己那位皇兄有些木讷,才能准许他与自己一道同行。狄挽凤当即接旨,派人去贤临王府去请贤临王,自己则催促那小皇帝快些更衣。不知是心有不舍,还是故意与那狄挽凤唱反调,且看那洪文小皇帝,不紧不慢,不急不躁,慢悠悠的换好了衣衫,又对着那洪隆太后三跪九叩。急地那一旁的狄挽凤好似热锅上的蚂蚁,站不住脚,却又不好表现出来。

    终于等那小皇帝收拾妥当,狄挽凤再度催促他快些出发,不想那小皇帝却跪倒在太后身前,他心底清楚,此次分别,或许便是他母子永别,心中悲戚无以言表,故而颤声说道:“母后......此次皇儿出宫南巡,不知几时才得回转,不知哪日才能与母后重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