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挽凤道:“狄卿还有何要事,快快讲来。”见皇帝应允,那狄挽凤心中暗喜,忙快不敢上前凑过身子说道:“圣上明鉴!启禀圣上,近日来微臣不断得到南方传来的消息,朝廷的线人密报称,南方各州府大多有些小动作。”
“甚么小动作?”那颇为明理的小皇帝昂着脑袋,一脸严肃的问道。狄挽凤则是神秘兮兮的刻意压低嗓音说道:“俱微臣所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先前因边关守将的失职,致使漠北五族联军一时的手,深入内地,直逼承天府。这险峻的情形叫那些摇摆不定的南方各州府人心惶惶,他们担心自己承天府一旦陷落,就会被被漠北五族吞并,与其到那时再投降,倒不如如今久投靠北军。故而他们正在观望,作壁上观,打算渔翁得利。但未曾想到,北军终被我大姜的军队一举击溃,如今那些摇摆不定者,将要定心,但却无法得到保证。”
“竟有如此大事?”那小皇帝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将信将疑,但却不得不接着问道,“但不知朝中文武是否知晓此事?又作何打算?”
那狄挽凤闻言便答道:“微臣早已将此事告知文武百官,并与他们商议出了一个可行的对策。故而今日特来呈与陛下过目。”闻听此言,那洪文皇帝便颇有威严的端坐在那龙榻之侧,挺直了有些稚嫩的脊背,眼看着那狄挽凤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双手捧了毕恭毕敬递上身前,那小皇帝便伸手接过,在身前展开,颇为认真的品读起来,那身旁的洪隆太后也难免瞥了几眼,见那奏折末尾密密麻麻写满了姓名,那些正是如今朝中一些颇有权力势力的权贵重臣。
正当那小皇帝沉浸在那份奏折之中,而此时此刻,那狄挽凤复又开口说道:“微臣等苦思冥想,终于得一对策。南方各州府只是摇摆不定,信心不足,而并非造反,想来他们的根在此处,心亦系于大姜,只是一时糊涂,险些酿成大祸。想来这次我军成功击退北军,定能使他们冷静下来,重新相信我大姜的实力,若是此时圣上以天子之名,南巡各州府,定能使他们彻底安心,自此再不敢心生反意。”
“南巡?为何要此时南巡?”那洪隆太后闻言当即质问道,“既是他们心生反意,那陛下此时南巡,难道不会有甚么危险么?”狄挽凤赶忙解释道:“当然不会。南方各州府只是因为先前的大战缺少兵力与资源,才会心虚胆怯,一时糊涂。而今战事已然结束,大姜失去的一切终将失而复得,若此时陛下南巡,定能安抚各处民心,使天下大定,太平常存,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更何况此
“甚么小动作?”那颇为明理的小皇帝昂着脑袋,一脸严肃的问道。狄挽凤则是神秘兮兮的刻意压低嗓音说道:“俱微臣所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先前因边关守将的失职,致使漠北五族联军一时的手,深入内地,直逼承天府。这险峻的情形叫那些摇摆不定的南方各州府人心惶惶,他们担心自己承天府一旦陷落,就会被被漠北五族吞并,与其到那时再投降,倒不如如今久投靠北军。故而他们正在观望,作壁上观,打算渔翁得利。但未曾想到,北军终被我大姜的军队一举击溃,如今那些摇摆不定者,将要定心,但却无法得到保证。”
“竟有如此大事?”那小皇帝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将信将疑,但却不得不接着问道,“但不知朝中文武是否知晓此事?又作何打算?”
那狄挽凤闻言便答道:“微臣早已将此事告知文武百官,并与他们商议出了一个可行的对策。故而今日特来呈与陛下过目。”闻听此言,那洪文皇帝便颇有威严的端坐在那龙榻之侧,挺直了有些稚嫩的脊背,眼看着那狄挽凤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双手捧了毕恭毕敬递上身前,那小皇帝便伸手接过,在身前展开,颇为认真的品读起来,那身旁的洪隆太后也难免瞥了几眼,见那奏折末尾密密麻麻写满了姓名,那些正是如今朝中一些颇有权力势力的权贵重臣。
正当那小皇帝沉浸在那份奏折之中,而此时此刻,那狄挽凤复又开口说道:“微臣等苦思冥想,终于得一对策。南方各州府只是摇摆不定,信心不足,而并非造反,想来他们的根在此处,心亦系于大姜,只是一时糊涂,险些酿成大祸。想来这次我军成功击退北军,定能使他们冷静下来,重新相信我大姜的实力,若是此时圣上以天子之名,南巡各州府,定能使他们彻底安心,自此再不敢心生反意。”
“南巡?为何要此时南巡?”那洪隆太后闻言当即质问道,“既是他们心生反意,那陛下此时南巡,难道不会有甚么危险么?”狄挽凤赶忙解释道:“当然不会。南方各州府只是因为先前的大战缺少兵力与资源,才会心虚胆怯,一时糊涂。而今战事已然结束,大姜失去的一切终将失而复得,若此时陛下南巡,定能安抚各处民心,使天下大定,太平常存,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更何况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