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若血催解烦。白发凋敝年岁尽,枕戈命途多烂漫。刀兵仓皇乾坤换,何日明月照乡还?
莫然不懂诗词,可偏偏记下了尹温烈所作的这首诗,始终在心中念诵。迷离之际,他再难说出一句话,再难与兄弟们把酒言欢,庆贺胜利,相互安慰,对败仗一笑而过,再难见到他最为敬爱的将军,再难与兄弟们并肩作战。他有满怀遗憾,却再难实现。
那血一般的残阳终于沉入望不尽边际的地平线。狼烟四起,战马不鸣,旌旗化为灰烬,寒鸦落上枝头。昏黄的苍穹之下,橙黄与紫红的云霞交织纠缠,难舍难分。尸山血海,遗尸满地。在那一刻,莫然似乎望见了早已阵亡的卫弘、徐放二将,前来接他,一同上路......
原来那回城探查情况的五百铁骑见城池被夺,不敢轻举妄动,当即折返原地,惊见莫然已然被困谷中,便要整合兵马,冲破谷口,救他突围,不想却遭遇北军合围,五千多将士皆力战而死,无一人临阵脱逃。贪狼关主关口两万守军及将官皆阵亡于关外,无一人投降或脱逃。
如此壮烈凄惨之事,本该名垂青史,可不料那督军的一名亲信,竟躲在姜军将士的尸首之下逃过一劫,侥幸回到承天府。为了保住自家性命,他不息散布谣言,污蔑守关将士,谎称乃是莫然见北军溃退,执意出兵追赶,督军大人劝解无果,致使贪狼主关守军全军覆没。
此言一出,震惊朝野。满朝上下,人心惶惶。毫不知情的文武百官一面斥责辱骂莫然等力战而死的将士,一面担忧边关情形,生怕北军趁机入关。
而那督军亲信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保住性命。狄挽凤为了稳住人心,保守秘密,竭力封锁消息,不让病卧龙床的奉乾帝知晓军情,十分果决的将那人杀死,抛尸荒野。同时假借圣上之名,威逼利诱满朝文武不得议论此事,才勉强将如此要事遮掩过去。但贪狼关已破,中原门户洞开,北军豺狼蠢蠢欲动,伺机待发,心急如焚狄挽凤只得找来王耕等人,商量应对之策。
可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承天府的文武百官自是焦头烂额,百姓却并不知晓,即将大难临头。日子依旧,一切如常。
却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又或是边关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难逃,一路散播北方军情,致使北方州府百姓终日惴惴不安,时刻想着南迁逃命。莫然也理所当然的背上了“违抗军令,不听劝阻,擅自出兵”的罪名,成了人人可以指其项背的罪人。只可怜赤胆忠心之人,为国为民而死,却要背上千古骂名,岂不是令人哭笑不得,唏嘘不
莫然不懂诗词,可偏偏记下了尹温烈所作的这首诗,始终在心中念诵。迷离之际,他再难说出一句话,再难与兄弟们把酒言欢,庆贺胜利,相互安慰,对败仗一笑而过,再难见到他最为敬爱的将军,再难与兄弟们并肩作战。他有满怀遗憾,却再难实现。
那血一般的残阳终于沉入望不尽边际的地平线。狼烟四起,战马不鸣,旌旗化为灰烬,寒鸦落上枝头。昏黄的苍穹之下,橙黄与紫红的云霞交织纠缠,难舍难分。尸山血海,遗尸满地。在那一刻,莫然似乎望见了早已阵亡的卫弘、徐放二将,前来接他,一同上路......
原来那回城探查情况的五百铁骑见城池被夺,不敢轻举妄动,当即折返原地,惊见莫然已然被困谷中,便要整合兵马,冲破谷口,救他突围,不想却遭遇北军合围,五千多将士皆力战而死,无一人临阵脱逃。贪狼关主关口两万守军及将官皆阵亡于关外,无一人投降或脱逃。
如此壮烈凄惨之事,本该名垂青史,可不料那督军的一名亲信,竟躲在姜军将士的尸首之下逃过一劫,侥幸回到承天府。为了保住自家性命,他不息散布谣言,污蔑守关将士,谎称乃是莫然见北军溃退,执意出兵追赶,督军大人劝解无果,致使贪狼主关守军全军覆没。
此言一出,震惊朝野。满朝上下,人心惶惶。毫不知情的文武百官一面斥责辱骂莫然等力战而死的将士,一面担忧边关情形,生怕北军趁机入关。
而那督军亲信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保住性命。狄挽凤为了稳住人心,保守秘密,竭力封锁消息,不让病卧龙床的奉乾帝知晓军情,十分果决的将那人杀死,抛尸荒野。同时假借圣上之名,威逼利诱满朝文武不得议论此事,才勉强将如此要事遮掩过去。但贪狼关已破,中原门户洞开,北军豺狼蠢蠢欲动,伺机待发,心急如焚狄挽凤只得找来王耕等人,商量应对之策。
可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承天府的文武百官自是焦头烂额,百姓却并不知晓,即将大难临头。日子依旧,一切如常。
却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又或是边关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难逃,一路散播北方军情,致使北方州府百姓终日惴惴不安,时刻想着南迁逃命。莫然也理所当然的背上了“违抗军令,不听劝阻,擅自出兵”的罪名,成了人人可以指其项背的罪人。只可怜赤胆忠心之人,为国为民而死,却要背上千古骂名,岂不是令人哭笑不得,唏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