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这钱不能要(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张会计道,“毕竟我们现在还不富裕,能省点就省点。”

    “小余啊,”极少发言的刘书记,这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量力而行,这事你要多斟酌一下。”

    “我考虑清楚了,”余真道,“修!”

    “差的钱怎么办?”

    “我先垫一部分,大家手里有钱的,也都出一点,就当是村里借的,到时候算利息,”余真道,“这个月酒厂先不分红,再把产量再提升一倍,这样每天就有将近十万进账,一个月不到钱就出来了。”

    见他下了这么大决心,大家也不再反驳。

    毕竟当时说好的,酒厂的利润全部由他支配,这也是白纸黑字写在公司章程里的。

    统一了意见,全体村委就开始行动起来。

    老吴负责召集村民。

    一听说要修桥,村民们报名都非常踊跃。

    在家门口挣钱啊,而且工钱比外面高出一倍,还能吃好喝好,这种好事大家当然愿意了。

    再说了,那座老桥,也是很多人的心头之痛。

    因为太老旧了,想要买点砖头、水泥、河沙,拖拉机都不敢过,只能送到桥边,用三轮车一点一点转进来。

    那些修过房子的,当时别提有多艰难了。

    于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很快就来了三十多个人。

    老吴的小舅子,也在第一时间请来了挖掘机,连夜赶工,必须要在河水上涨前把基础弄好。

    挖掘机把巨大的钢筋笼子,放进河底的基础坑里,岸上的搅拌机,也在大功率发电机的带动下,开始搅拌着混凝土。

    老吴领着村民,用小车推着混凝土,经过用木板搭出的路,把混凝土倒进坑里。

    嗡嗡——

    振动棒的声音,打破了幽幽河谷的宁静。

    看着大家忙得热火朝天,余真也没有闲着,不仅要留意大家的安全,还要时不时地看看图纸,对照一下材料什么的。

    经过两天的连续努力,几个桥墩的基础总算完成。

    接下来就该杨八万出场了。

    桥墩、桥面都需要支模,他这个木匠自然能大显身手。

    一些会扎钢筋的村民,也开始在附近的空地上,对一捆捆钢筋下手。

    “姐夫,”这天傍晚收工后,张远波悄悄找到老吴,“今天就别回去了,晚上跟我去县城见个朋友。”

    “什么朋友?”

    “这不是现在钱不够吗?”张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