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老道士我自己,都不知道前景如何哩!”
“说起来,我们三人皆是同病相怜之辈罢了。”
“这数十年来,我把元神一点点的寄托到虚空,原本都十分顺利,没有丝毫的意外。”
“但前段时间却突然出现了变故,我元神寄托虚空的进程,变得停滞不前;甚至不仅如此,虚空中还隐隐出来某种拒绝的意味,想要把我的元神重新排斥出来。”
于吉闻言心中一动,蓦然想到一个可能性,不由道,“莫非是前阵时间,讨逆将军孙策府中,天尊突然从上界降临的那个时候,发生的变故不成?”
左慈脸色一变,原来那位降临的天尊,竟然会落脚于孙策的讨逆将军府中。
他想起于吉的计划,心中忍不住暗自一声轻叹。
于吉想要截取孙策身上的龙气,势必会和那位降世的天尊,发生激烈的冲突。
如此一来,他的计划便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失败。
再想一下自当年黄巾失败后,便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南华,左慈这才知道,原来哪怕是想要另辟奇径,晋升“天尊”的劫数,亦是如此恐怖。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个任务。
**** **** ****
支娄迦谶眼望身前双腿交叉相叠,盘膝而坐的安世高,毕恭毕敬地双掌合十行礼道,“见过尊者。”
他是大乘佛教的教徒,和安世高所属的小乘佛教,其实在教义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规定。
自世尊释迦摩尼涅槃后,他的各个弟子们,因为对世尊的佛法理解不同的原因,分裂为不同的流派。
最后几经统合,逐渐演变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这两个最主要的流派。
两派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小乘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今世界只能有一位佛,不能同时有两位佛。
普通的修行者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最高能够修行到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的境界,但无法成佛。
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无数世界便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也只是众佛中的一位。
主张行菩萨道,要普渡众生,通过菩萨行的“六度”,最后能够觉悟自我,可以达到佛果,和世尊以及佛门诸佛并列。
双方理念并无真正的高下之分,但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有时候甚至会发生冲突。
某些大乘佛教徒在和小乘佛教徒讨论佛法时,如果无法压倒对
“说起来,我们三人皆是同病相怜之辈罢了。”
“这数十年来,我把元神一点点的寄托到虚空,原本都十分顺利,没有丝毫的意外。”
“但前段时间却突然出现了变故,我元神寄托虚空的进程,变得停滞不前;甚至不仅如此,虚空中还隐隐出来某种拒绝的意味,想要把我的元神重新排斥出来。”
于吉闻言心中一动,蓦然想到一个可能性,不由道,“莫非是前阵时间,讨逆将军孙策府中,天尊突然从上界降临的那个时候,发生的变故不成?”
左慈脸色一变,原来那位降临的天尊,竟然会落脚于孙策的讨逆将军府中。
他想起于吉的计划,心中忍不住暗自一声轻叹。
于吉想要截取孙策身上的龙气,势必会和那位降世的天尊,发生激烈的冲突。
如此一来,他的计划便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失败。
再想一下自当年黄巾失败后,便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南华,左慈这才知道,原来哪怕是想要另辟奇径,晋升“天尊”的劫数,亦是如此恐怖。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个任务。
**** **** ****
支娄迦谶眼望身前双腿交叉相叠,盘膝而坐的安世高,毕恭毕敬地双掌合十行礼道,“见过尊者。”
他是大乘佛教的教徒,和安世高所属的小乘佛教,其实在教义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规定。
自世尊释迦摩尼涅槃后,他的各个弟子们,因为对世尊的佛法理解不同的原因,分裂为不同的流派。
最后几经统合,逐渐演变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这两个最主要的流派。
两派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小乘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今世界只能有一位佛,不能同时有两位佛。
普通的修行者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最高能够修行到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的境界,但无法成佛。
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无数世界便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也只是众佛中的一位。
主张行菩萨道,要普渡众生,通过菩萨行的“六度”,最后能够觉悟自我,可以达到佛果,和世尊以及佛门诸佛并列。
双方理念并无真正的高下之分,但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有时候甚至会发生冲突。
某些大乘佛教徒在和小乘佛教徒讨论佛法时,如果无法压倒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