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1章 筹划设立科考私塾

的!”管春婉指着试卷上面的题目说道。

    “大昭国二十七年的诗题是《黄花如散金》。”

    “啊,我想起来了,这一年的试题很多人写跑题了。”

    “为何?这题目看起来不难啊。”谭洛和管春婉都有些好奇。

    “这题目考了黄花,不少举子都根据《礼记. 月令》上的‘季秋之月,菊有黄花’之句,误以为黄花就是菊花,多从秋景立意,于是大多写跑题,只有六人以春景赋之,才被录取。”

    “黄花不是菊花吗?”谭洛有些疑惑。

    “对啊,不是菊花吗?”管春婉有些困惑,“黄色的花除了菊花,好像还有君子兰?难不成是君子兰?”

    谭诗笑着摇了摇头,“诗题的典故出自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和唐代司空图的诗集《独望》。二书有诗句‘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据此可知诗题中的黄花不指菊花,而是指春天的油菜花,致使不少举子因学业不精而落选。”

    “啊,原来如此,所以应该写春天,而不应该写秋天。”

    “嗯,还真是有趣。”老王笑着擦了擦拿过包子的手,看着试题。

    “哎呀,这还不算什么呢。”

    谭诗继续回忆,“二十六年最有趣了,因为前几年朝廷录取的人很少,已经积累了书生们的怨气,百姓之间的舆论很不好。大昭二十六年的科考,最初,书生云集考场,但结果仅录取了28人。”

    “放榜之日,舆论哗然,以为录取人数太少。不得已,朝廷又出题考试,第二次又录取了99人。后来还有不少学子云集叫喊鼓噪,以为录取还少。无奈,朝廷再出试题,诗题是《一叶落而天下秋》,又录取了31人,这才平息了学子之怨。”谭诗说完喝了口茶水。

    “四妹,没看出来啊,你对这科考还是很了解的嘛。”谭洛有些惊讶地看着谭诗。

    “嗯,我平时也就这点儿爱好。”谭诗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大昭二十五年的赋题是《卮言日出赋》,当年李和政为状元,朱台符为榜眼,路振为探花。”

    几人继续好奇地研究着历年的考题。

    “好了,言归正传。”

    谭洛将试题重新叠放整齐。

    “我们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量印制这本科考题目汇集,书名就叫做《十年科考试题》吧。”

    几人认真地听着。

    “第二件事就是设立科考私塾,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