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5章 绣花枕头

。茫然间,根本没听出来,于飞是话中有话,已经看穿他的图谋。

    于飞不由撇撇嘴,对夏安期很是失望。此前见到他,端地人中龙凤模样,举手抬足颇有气度,言谈之时也是文采斐然。谁成想,竟是个绣花枕头。一遇到点事,他自己先塌架了。

    想想也是,大宋官场上,最多这种人。从小锦衣玉食,或许一出生,就荫补了官身。继而走上官场,托庇于长辈看护之下,仕途顺遂通达。所谓官员,就是做官,而不是做事。

    做官,喝喝茶、吟吟诗、跑跑马。做事的人,那是吏。

    官是官,吏是吏。

    大宋官场,高谈阔论者,比比皆是。勤于政务者,凤毛麟角。

    所以,范仲淹上,首先提出的革新,就有明黜陟,抑侥幸。何也?因为官员升迁,都采用“磨勘”制度,只讲资历年限,不问政绩,导致官吏因循苟且,庸碌无为。

    所谓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所谓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因为,官员队伍臃肿,颟顸无能者充斥其中,已经严重影响官府的正常运转。

    凭着祖荫做官,大抵就是夏安期这等人。

    倏地,于飞转身望向大门,眼中一下神采奕奕。山庄之后,突然出现了一道气机,竟引动混元一气,自发运转护体。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一群矫健的身影,出现在于飞的神念之下。

    原来山庄内,还藏着一群江湖人。细数之下,足有二十四人。但在于飞看来,能称之为高手的,只有一名老者。

    这名老者,显然是这群人的首领。鹰鼻深目、身材高大,一脸的络腮胡子,竟不是中原人氏。不消片刻,这群人冲出山庄,来到了大门外的广场上。大呼小叫,凶狠的盯着于飞。

    但叫嚣归叫嚣,谁也没有冲上来。江湖人为钱卖命,却不会真格的,把自己小命不当回事。从来这种群战,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哪有什么道义、尊严、热血?保命为上。

    何况,于飞得习上古奇功,修为非凡,江湖早已传遍。

    谁会不开眼,争着去触霉头?

    夏安期一见这群人到来,顿时神情振奋,撒丫子就跑。待到了人群之中,倏地转过身,面孔扭曲,歇斯底里的吼道。

    “杀了他,杀了他。”

    于飞和秦红英,都没把夏安期当回事,任由他逃过去。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此时,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不过,眼见夏安期突然好似打了鸡血,于飞倒是有些愕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