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117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二)

    张小娘子的担忧,毫无疑问把小皇帝赵祯给吓到了。

    他迅速的更改了之前的决定,不再亲自前往新郑门视察情况,而是率领着自己的卫队赶回皇城之中,准备听取大臣们的汇报。

    同时他还亲自搬下圣旨。让涉世的那些衙门的主官,甚至但凡是个吏员都去打听一些情况回来,然后通过通进银台司或者皇城司向他这个皇帝汇报。

    按照常理来讲,皇城司当然没有接受群臣奏折的权利,但群臣也可以不写作者仅仅是反映一些事情情况而已,类似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比如有些人发现了汴京地痞帮派的情况之后,不但会向开封府反映,也会责怪皇城司侦缉不利,甚至有人会因为类似的事情而公然行文到皇城司之中。

    在这种情况之下,让他们发个公文过去,难道还会累死不成?

    公文要是能累死,私信总不至于还累死吧,赵祯可是知道,那些个臣子们私底下的来往远远比想象的要密切。

    让他们写个纸条,随便往皇城司一丢,那还不是家里小厮向亲戚朋友们通风报信的时候,顺带挥一下胳膊的小事嘛。

    只可惜不会有哪个官员傻到去把皇城司这种皇帝的耳目机构当成是更加亲朋好友一样去传递消息,所以皇帝的圣旨虽然很快,在汴京城里传播,看来毕竟这样的内容实在是引人侧目,但到当天下午为止,皇城司收到的各种密报确实少的可怜,其中有一些甚至还和这件事情无关,那也是陈年旧事一类的案件。

    皇帝知道陈年旧事,在此时被翻出来,自然是有人希望能够昭雪,这对于朝廷的治安来说,显然是一件负面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平时的判决当中有很多不让人满意的地方。

    不过皇城司竟然费尽心思地从其中找出了一件和张齐贤有关的事情,并且抓捕了张齐贤的几名同党,这些所谓的同党都是和火药买卖有关系的,而那几个人更是在早年间就已经和张齐贤走得很近了。

    如此以来彰显,张齐贤的许多罪名都可以安在这几个人身上了,但皇帝却对皇城司的这种邀功的做法非常不满。

    只可惜的是回到皇宫当中,他很快陷入到了焦头烂额之中。撇开新郑门发生的内讧火并不说,光是太后那边给予的压力,就足够让他难堪了。

    太后为什么要跳出来了?这和那位大太监阎文应的谋划有关。

    从阎维英的角度来看,皇帝常年居住在宫外,不肯回来,又和这样那样的女子眉来眼去,甚至还未经太后的许可私自决定了自己与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