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24章 错料一帆超十程——杨万里(九)

要找些个老夫子,教教这些孩子们诗词歌赋就可以了。这些是方便他们以后考进士的,而白先生所涉及的哪些,则可以让他们糊口保命。陛下大兴教化,为的多半也只是此二事而已。姑且求仁得仁好了。”

    赵祯抚掌大赞:“那就依楚公子的意思,本学堂自今开始,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学习科举之学与湖口之道。只是这糊口二字听,起来有些不够文雅,说出去有些不太好听啊。”

    蓝元振忽然也笑道:“科举二字,功利色彩也浓了些,不如干脆都重新起名字吧。”

    赵祯点点头,示意蓝元振说的有道理,因问道:“那你觉得,叫什么名字比较合适呢?”

    蓝元振一个太监,当然不愿意给自己添麻烦,当下就想着推脱出去启明这种事情,让更有文化的石景润和白永安争取吧。

    但他正准备开口的时候,脑海里却突然灵光乍现,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旧事。

    忽然,他有些鬼使神差地说道:“既然陛下所求的,不过是科举与糊口二事,而科举又应以中君报国为己念,糊口所来着,又是白先生亲传的,神鬼莫测之大道。不如就干脆将两类课程分别命名为忠君与求实。”

    “好!这名字取的好!”

    赵祯又一次拍手称赞。

    但白永安好像还不太愿意放弃自己的构想,他走上前去,尽量收敛自己的表情,躬身请命道:“陛下仁爱无双,既然愿意为学生们保留一条科举的希望之路,那么也请给学生们充分的自我选择之权,让他们可以在几门求实课程当中,自主选择一样,作为科举失败之后的备用方案。”

    这话说的好听,但执行起来却肯定是要走样的,谁能够保证自己一定科举成功,倒出来,不还得是事先就掌握这门求实学问。

    如此以来,他白先生照样不缺人手。

    不过这样也好。

    赵祯已经领会了求仁得仁的道理,何况,这普天之下的亿万生民,哪个不承担着改良大宋的重任?可他们又有几个完成了。

    如此说来,这些孩子们原本就是这条艰苦道路上的使徒,而楚州又为他们争取了一条科举的希望之路,那他们想来就更没有借口推掉自己身上的责任了。

    当然,这样的使命,既然发端于他的皇权,也服务于他的皇权,那么他的皇权就需要庇护好这些孩子们。

    诚如楚昭所说的,这些孩子以后就都是天子门生了。

    天子门生当然应该拥有最好的课程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