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 第五十四章 宁家村来人了

时任个副职,一把手都空出来招聘。

    办公室的牛丽丽去了光环,做回了人资助理,可是工资不但没降,反而多了200,小姑娘也没啥说的。

    这年头出来又不是挣名声的,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

    车队的队长管个运输车队还凑合,再提也没那么大的能力了。

    于是原来给林语开车的老张叔,就顶上了,做了安全部的部长,直接对林语负责。一来是老张叔人不错,二来老人对于安全这方面有经验。暂时先干着。不行再安排。

    剩下的职务全部是空缺,更重要的是业务要开展,快递员才是大头。

    林语下了死命令,2月16号,正月16,公司必须正式运营。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人员必须到位,岗前培训必须做完,后勤保障要全部到位。岗位职责、公司制度一应俱全。

    公司副总王卓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当机立下军令状,于是轰轰烈烈的招聘开始了。

    。。。。。。。。。。。。。。。。。。。。。。。。。。。

    SHX省马额镇,宁家村。

    村子不大,百十户人家。

    原来村子不叫宁家村,古时此地有周姓人居住,得名周家村。

    明初那场改变中国人口分布的大迁徙,有宁氏三兄弟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至周家村。

    因宁姓族人越来越多,随改村名为周家宁村。后周家人口日渐凋零,宁家后裔日盛,便得名:宁家村 。

    村里现在也是日渐凋零,没什么特产,靠种点庄稼、侍弄些果树养活了几辈子人。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出门打工去了。离得最近的长安去的人最多。毕竟六朝古都的气象,十个人里有八个都向往。

    还有大部分人去了大明宫,兵马俑,做些小买卖,搞搞直播导游啥的。

    村东头的大槐树下,常年坐着一群老人,无冬历夏,只要是稍微有点太阳,这里每天都会聚集些人气。

    据说这颗槐树是当年迁居来此的宁氏三兄弟种下的,为了纪念老家的那棵大槐树。

    一个瘸腿的老汉,手里拄着枣木拐杖,一瘸一拐的在大槐树下绕圈圈,不时的向着不远处的通村道路上张望。

    今天本来应该是远在固宁的儿子回来的日子。再过两天就是阳历年了。回家过年是祖辈传下的传统。

    不管身在何处,不管有多繁忙,不管有多不如意。

    年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