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突围,司马懿纵兵击破其军,公孙渊战死在梁水边上。入城后,司马懿下令屠杀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而后他又把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收编百姓四万户,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自魏文帝曹丕开始,司马懿虽然逐渐被委以重任,然而曹魏宗室之人甚至是曹丕、曹叡实际上对其也很是提防;尤其是魏明帝曹叡去世之后,掌权的曹氏亲贵曹爽任用何晏、邓飏、丁谧等人,依仗手中的兵权专擅朝政,屡改制度。司马懿屡遭曹爽及其朋党排挤,遂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三月,黄门张当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是司马懿装病。同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马懿假装病重,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以后又说:“太傅不能康复,令人忧伤。”自此曹爽等人对司马懿的提防之心开始松懈。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控制住洛阳,而后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亲自率太尉蒋济等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之罪。
曹爽闻讯之后大惊,将奏章扣住,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曹爽心生疑惑,不从其计,反而夜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见司马懿,探听动静。司马懿乘机数说曹爽的过失,让他早来服罪。接着又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对他说,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并以洛水为誓。同时,他还让蒋济写信给曹爽,称自己只是想将他们免官,劝告他尽早交出权力投降,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竭力谏阻,从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黎明;然而此时曹爽心神已乱,六神无主,根本就听不进去,最后自请免职,随曹芳回京。
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司马懿违背诺言,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但对曹爽门下的二流人物,司马懿予以了特别宽大的处理,如鲁芝,辛敞,王沈等人,后来还有人成为晋朝新贵。
高平陵之变后,魏国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氏。嘉平三年(公元251
自魏文帝曹丕开始,司马懿虽然逐渐被委以重任,然而曹魏宗室之人甚至是曹丕、曹叡实际上对其也很是提防;尤其是魏明帝曹叡去世之后,掌权的曹氏亲贵曹爽任用何晏、邓飏、丁谧等人,依仗手中的兵权专擅朝政,屡改制度。司马懿屡遭曹爽及其朋党排挤,遂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三月,黄门张当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是司马懿装病。同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马懿假装病重,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以后又说:“太傅不能康复,令人忧伤。”自此曹爽等人对司马懿的提防之心开始松懈。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控制住洛阳,而后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亲自率太尉蒋济等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之罪。
曹爽闻讯之后大惊,将奏章扣住,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曹爽心生疑惑,不从其计,反而夜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见司马懿,探听动静。司马懿乘机数说曹爽的过失,让他早来服罪。接着又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对他说,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并以洛水为誓。同时,他还让蒋济写信给曹爽,称自己只是想将他们免官,劝告他尽早交出权力投降,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竭力谏阻,从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黎明;然而此时曹爽心神已乱,六神无主,根本就听不进去,最后自请免职,随曹芳回京。
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司马懿违背诺言,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但对曹爽门下的二流人物,司马懿予以了特别宽大的处理,如鲁芝,辛敞,王沈等人,后来还有人成为晋朝新贵。
高平陵之变后,魏国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氏。嘉平三年(公元25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