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2章 柱国大将

倍不止。

    他还写了一堆文章,主旨就是反对佛家的轮回报应之说……朱熹认为,轮回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主张轮回的本质是让人心存敬畏,而不是为了来世付出什么代价……至于报应,那就更胡扯了。

    比如金人南下,几时见到报应了?

    不还是要靠大宋军民,奋起反抗,靠着将士前赴后继,以数十万的牺牲,才换来燕云光复!

    说到底,所谓的报应,还是人力,不是神力!

    一个人作恶太多,下场悲惨,那也是周围的人识破了他的面目,并非是神明之力……

    朱熹的这一番主张,连赵桓都频频点头,颇为赞赏。

    思想进步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人的觉悟也没法一下子提高到全新的程度……朱熹能认识到这一步,已经距离人民史观不远了。

    天竺就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与其想着从天竺抢到多少东西,榨取多少财富,倒不如就这么留着他们,让他们沉溺在婆罗门编织的美梦里,永远睡下去。时刻提醒着其他人,万万不能走到他们这一步!

    朱熹境界提升了一大截,文章也随着往来的船舶,送回了大宋,引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朱熹笔下的天竺,和玄奘法师描绘的,差别也太大了。

    一定有一个人在撒谎!

    必须是朱熹!

    可问题是朱熹是跟着官家走的,难道官家也会撒谎?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那天竺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少地方出现了天竺热,甚至有许多僧人,干脆登上了船只,要亲眼瞧瞧,有没有传说中的极乐世界……

    民间乱七八糟的,而朝中诸公却是义愤填膺,已经气得不行。

    赵桓舜巡江南,大家都认了。

    可这位官家随随便便就出海了,却是大家伙始料未及。

    赵桓也给政事堂下旨,可问题是官家走了,是一道旨意能解决的嘛?

    那么多事情,关乎官家生死,一个官家能随便走吗?

    更要命的是不只是赵桓,也太子赵谌也不在。

    千般事情,万般重担,都压在了首相陈康伯的身上。

    这可真不是能开玩笑的。

    万一陈康伯存了篡位的心,是不是能夺了赵家的天下,自立为帝啊?

    “老夫要是有心谋大逆,就让天雷亟了!”

    陈康伯自然不会有篡位的心思,而且他也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