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浸猪笼

们亲眼见到,咱们怎么处置这个凶手!”

    说着,便有人从后面抬来三副担架,他们手捧我爹,娘,奶奶的头和脚。把这三具尸体放在担架之上。

    村民们高举胳膊,兴致昂扬地吆喝着。

    “村长万岁!”

    “处置野种喽,万岁!”

    “浸猪笼,浸猪笼……!”

    唢呐队也开始卖力的吹奏起来。

    吹的是那曲《十上香》,亦有村民在身后应景的唱和。

    “亡人一奠来上香,今日亡者登天界。空有灵牌纸一张。

    烧香敬酒空祭奠,没见亡者亲口尝……。”

    声音悲悲切切,好不凄惨。自古便有人说,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吹不走的魂。

    ‘唢呐一去愁断肠,哀声悠悠传四方。

    问君为何落清泪,得知此曲万人亡。’

    这唢呐声,吹的乡亲们既觉得又心酸,又觉得凄凉。

    还有几个上个年纪的老邻居,开始抽抽搭搭的用手掌揩起眼泪来。

    他们或许是在哭我爹吧!亦或者是哭我奶奶。奶奶生前为人和善,是个泼实,干活利落的农村妇。她人缘还不错哩!就是这两年糊涂了些。

    反正,终归不是在哭我娘,更不会是哭我。他们一个一个的,抻着脖子期盼着,恨不得我马上就去死。

    我被村民们装在笼子里面抬着,沿路走到我们上西村的浑水河边。

    老一辈的人说,这条浑水河,是黄河的分支。是从龙门潼关的河道引流过来的。

    所以,这条浑水河的河水,才会常年满是污浊。

    众人行到浑水河畔,担着我的两个壮汉把我从肩膀上卸了下来。

    浸猪笼的仪式由朱福顺主持。

    他是上西村的村长,村里的权威。他的手腕上还带了一块儿“海鸥牌”的手表嘞!

    这块海鸥牌手表,也是朱福顺去县城里开会的时候带回来的。

    我们上西村的村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稀奇的玩意儿,就那小小的圆盘子,三根头发深细的针在里面转圈圈。

    据说这小东西,比村头兴建的日晷还要准。

    朱福顺撸起中山装的衣袖,把他腕上的那块手表明晃晃的举在日头底下。

    村民们见了,都觉得金贵,一个个也都跟着仰着头儿,眼睛瞄着那块表。

    朱福顺清了清嗓子,一副打官腔的做派。

    “呃!大家不要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