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老门客顿了顿,语气也放缓了一些,说道:“所以丞相此举极为不妥!两日后的朝议,丞相应当在朝堂上转变立场,转而支持天家此番新政!”
丞相魏相想了许久,而后重重叹息一声,忽然问道:“昨日我看你正在收拾行装,要到哪里去?”
老门客苦笑一声,说道;“小老已经五十有六了,一生无儿无女,如今想要回乡享享清福了。这些日子丞相朝政繁忙,小老便没有机会与丞相禀报此事!”
丞相魏相闻言神色很是悲伤,毕竟这名老门客追随自己数十年,双方之间的情谊已经很深了。
“也罢!”
丞相魏相长叹一声,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何时动身,我来送你!”
老门客笑着说道:“丞相日理万机,就不必为小老这些杂事费心了,这几日小老收拾收拾,雇个马车,便回乡去了。”
丞相魏相点了点头,闭上了双眼,嘴角动了动,但是终归还是没有说出什么。
两日后,未央宫,宣室殿。
这一日,天子刘洵召集朝野大议。丞相魏相、大司农耿寿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等朝中众臣全部到场。
大殿之上,中常侍耿国当众宣读了天子刘洵的旨意,将增加尚书台权柄,以及调整尚书台各部人员的旨意宣布了一番。
大殿之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众臣万万想不到,天子刘洵竟然会如此行事,要知道尚书台原本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机构,自孝武皇帝朝开始才逐渐增加权柄,但一直都是临时性的增加,并没有实质性的从外朝争夺权柄。
自此以前,尚书台始终作为内朝的“咨询机构”存在的,对于朝中大臣来说,尚书台完全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存在!
可是随着天子刘洵登基之后,尚书台一步一步扩张到现在,按照天子刘洵的这一份旨意,尚书台已经控制了朝中大部分的权柄,尚书令甚至大有取代丞相的趋势,让朝中上下难以接受!
此番天子刘洵所作所为,已经完全背离了大汉朝堂的三公九卿制度,让一个可有可无的尚书台的权柄剧增,大有取代三公的架势,一时间大殿之中反对之声如同浪潮一般。
此时,大司农耿寿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纷纷表示反对,众人认为如今大汉的政体已经非常完备了,即便天子刘洵扶持了不少新兴的产业,也完全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机构进行管理,完全没有必要大肆增权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