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将皇子刘奭抱起,小声哄着、站到了一边。
“天家?”
中常侍耿国轻声唤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天子刘洵叹息了一声,忽然对中常侍耿国和侍郎史玄说道:“是朕愧对皇后和孩子!”
“天家!”
中常侍耿国和侍郎史玄纷纷叩拜在地,想要劝一劝,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过了一会儿,天子刘洵挥了挥手,让侍郎史玄将正在哭闹的皇子刘奭抱走,侍郎史玄如蒙大赦,躬身行礼之后,急忙将皇子刘奭抱回了承明殿。
天子刘洵颓然的坐在地上,皇子刘奭的哭声依旧在耳边回荡着,心痛之余便想要给予皇子刘奭一些补偿,准备册封皇子刘奭为太子。
可这个想法萌生之后,天子刘洵却又犹豫了起来。
如今霍成君已经登上了皇后之位,霍家人肯定希望霍成君能够诞下皇子,继而窥伺大汉皇位。此时册封皇子刘奭为太子,无异于将皇子刘奭推下了火坑,霍家人一定会想方设法谋害皇子刘奭的!
而且,对历史有些了解的刘洵清楚地记得,皇子刘奭便是后世的汉元帝,历史上其人宠信宦官、儒生,大汉帝国也由此走向了衰落!
刘洵看过后世的《汉书》,清楚地记得,史书上评价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
刘旭还记得在一本后世的书中看到过一个故事:当皇子刘奭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汉宣帝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很不以为然。一天乘着陪父亲用餐时,刘奭便委婉地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汉宣帝顿时变了脸色,厉声说:“汉朝自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 “说完了这番话,汉宣帝又长叹一声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此时,天子刘洵对于册封皇子刘奭为太子的想法瞬间动摇了起来,从内心深处讲,与皇子刘奭的性命比起来,大汉帝国的兴衰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天子刘洵明白,历史上的汉宣帝出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才最终没有更换太子,这是刘奭的一大幸运。
那如今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又该如何决断呢?
天子刘洵陷入了沉思。
中常侍耿国看到天子刘洵坐在地上,眉
“天家?”
中常侍耿国轻声唤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天子刘洵叹息了一声,忽然对中常侍耿国和侍郎史玄说道:“是朕愧对皇后和孩子!”
“天家!”
中常侍耿国和侍郎史玄纷纷叩拜在地,想要劝一劝,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过了一会儿,天子刘洵挥了挥手,让侍郎史玄将正在哭闹的皇子刘奭抱走,侍郎史玄如蒙大赦,躬身行礼之后,急忙将皇子刘奭抱回了承明殿。
天子刘洵颓然的坐在地上,皇子刘奭的哭声依旧在耳边回荡着,心痛之余便想要给予皇子刘奭一些补偿,准备册封皇子刘奭为太子。
可这个想法萌生之后,天子刘洵却又犹豫了起来。
如今霍成君已经登上了皇后之位,霍家人肯定希望霍成君能够诞下皇子,继而窥伺大汉皇位。此时册封皇子刘奭为太子,无异于将皇子刘奭推下了火坑,霍家人一定会想方设法谋害皇子刘奭的!
而且,对历史有些了解的刘洵清楚地记得,皇子刘奭便是后世的汉元帝,历史上其人宠信宦官、儒生,大汉帝国也由此走向了衰落!
刘洵看过后世的《汉书》,清楚地记得,史书上评价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
刘旭还记得在一本后世的书中看到过一个故事:当皇子刘奭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汉宣帝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很不以为然。一天乘着陪父亲用餐时,刘奭便委婉地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汉宣帝顿时变了脸色,厉声说:“汉朝自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 “说完了这番话,汉宣帝又长叹一声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此时,天子刘洵对于册封皇子刘奭为太子的想法瞬间动摇了起来,从内心深处讲,与皇子刘奭的性命比起来,大汉帝国的兴衰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天子刘洵明白,历史上的汉宣帝出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才最终没有更换太子,这是刘奭的一大幸运。
那如今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又该如何决断呢?
天子刘洵陷入了沉思。
中常侍耿国看到天子刘洵坐在地上,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