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训一路都在分析赵匡胤的心理。
他不认为赵匡胤会就此收手,只是造反代价实在太大了。
当年石敬瑭、郭威等人都是烂命一条,身无牵挂,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搏一搏说不定单车就变了摩托。
但赵匡胤不同。
目前整个大周几乎没有几个人敢找他的麻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子相当悠闲。
如果实在无聊,还可以递个申请带几万兄弟出去转转,活动活动筋骨。
这所有美好的东西,如果造反一旦失败,便将灰飞烟灭。
所以,没有十足把握,赵匡胤不会轻易露行迹。
这些,都是柴宗训可以利用的。
天色渐晚,日影微昏。
前军主帅慕容延钊令各军于陈桥驿就驿下营,寓宿一宵,明晨再进。
火头军埋锅造饭,兵士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谈。
惟有散指挥使苗训,独自站在营外,仰望云气。
旁边走过一人,问讯到:“苗先生,你在看什么?”
这苗训乃赵普亲信,且是当时著名天师陈传老祖的弟子,军中传言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苗训转过头来,见问话的是颇受赵匡胤重用的校尉楚昭辅,便指着夕阳说到:“你看看太阳下面,是不是还有个太阳?”
楚昭辅仔细看了看,不就一个夕阳吗,哪有两个太阳?
苗训继续说到:“双日同天,五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景。你看那里,两个太阳互相摩荡,熔成了一片黑光。”
“哎呀呀,旧太阳沉没了,新太阳独现光芒,旁有紫气环绕,祥光绚彩,格外灿烂。”
“楚校尉,此奇景当属有慧根之人才能看到,似那等愚夫蠢汉,是看不到的。”
“楚校尉,你有如此机缘和慧根,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楚昭辅看了半天,实在不知道哪里有两个太阳,只知道天上现在一个太阳也没了。
但他又不想承认自己是愚夫蠢汉,只得装作看到的样子,上下探头。
所以说义务教育就是好,楚昭辅但凡受过义务教育的洗礼,都该知道《皇帝的新衣》。
苗训在一旁神道道的掐着手指,楚昭辅惊异的问到:“苗先生,这主何吉凶?”
苗训神道道的左右看了看,小声到:“你是太尉倚重的人,不妨与你直说,这便是天命。”
“先落的太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