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都风云 第二十八章:背后势力现身

    看到女刺客吐了口,赵灵儿一喜,追问道:“你们来京都的目的是什么?谁在背后指使?在京都可还有内应?”一口气将心中的疑问全部问出来。

    秦奉虽然知道赵灵儿这样的问法是错的,但也没打断赵灵儿,他想看看南笙对三个问题的主观态度是如何,这对他探索真相有很大帮助。

    女刺客南笙此时终于缓了出一点力气,像后一仰,身体靠在了枯井的井壁旁,不在像刚才那样躺在地上,只是浑身依旧没有力气,这天宗的道法和法宝果然玄妙,估计即使再缓多长时间,自己也无法在体内行气,一直是这种无力的状态,将一个七品武者变得比一个柔弱的女子还不如,道家天宗果然厉害。

    南笙墨色的眼眸透着嘲弄,对着赵灵儿说道:“目的?目的还不明显吗?杀了永乐帝!大秦回归正统!”

    果然,这帮刺客是四百年前的靖难遗孤!

    秦奉心中暗自分析,所谓靖难遗孤,说的是四百年前大秦内部的一场皇室正统之争,当时的大秦皇帝宣德帝想要削除各地藩王的势力,而遭到各地藩王的反扑,联合军队,打着清君侧的名号,颠覆王朝。

    最终正统宣德帝战败,生死未知,而永乐帝这一脉的皇室血脉坐上了王座,虽然名姓未变,但是皇室正统的血脉换了一个遍,这一战史称靖难之役。

    而靖难遗孤也就是当时宣德帝的旧臣遗老,不愿归顺当时永乐帝一脉的祖先,而遭到流放南疆的一群人。

    其实当时永乐帝一脉的祖先本意是彻底灭杀这群人,以防日后判敌或者再兴事端,但是当时的儒家学宫出面,劝阻皇帝已经得了天位,切不可在妄造杀戮,从而救下了这群旧臣遗老。

    儒家虽是人族气运的守护者,但是对于国本之争从不插手,这也是为什么,四百年前永乐帝一脉颠覆正统宣德帝时,学宫未出手的原因,因为在儒家学宫的眼里,谁做皇帝都一样,只要对百姓好就成,当然你要是个昏君暴君,儒家学宫久教不化,那儒家也是不介意入世在立朝廷的,但是从儒家立脉五千年来说,入世更换朝廷也就大商王朝那一次,毕竟君王气运玄之又玄,谁知何时是气运将尽又或者另有转机,儒家自孔圣人消散之后,儒家也无法判断准确。

    五千年来各大皇室自有上次大商王朝的覆灭前车之鉴,对儒家学宫也都大有提防,毕竟谁也不想当着当着皇帝,突然一群读书人带头要造你的反,所以如今帝王对儒家的态度是尊崇儒学,毕竟学宫的读书人是为天下,为人民的,但不授予实权,也扶持一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