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兵列栅半空苍,俯瞰广陵万仞江。
山下不知传鼓角,天边时见引旌旗。
-------------------------------------
前朝有诗人作了这首《仙人山》描述当年公孙央与玉清子合力击败楚军的故事,多年来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也给这座百姓眼中的“仙人山”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距离当年的那一战已经过去了几十个春夏秋冬了,当年许多亲身体验的上清弟子都已经年长,一些如耿兆当时还不懂事的弟子反而成长为了如今上清派的中流砥柱,而上清四御不一样,当年的他们就已经是最直接的经历者了。
当年就已经是上清数一数二的高手的信凌子至今都记得当时的景象,他一直主张与楚王决一死战,可是掌教师兄为了其他弟子和广大百姓迟迟不愿动手,还有那个白衣飘飘,一人一马独自上山的公孙央,连自己也不得不佩服这名儒将的胆魄。
后来经此一役,玉清子和公孙央名满天下,白衣兵圣和人间散仙的名号不胫而走,信凌子在无数个日夜都在想,倘若是自己解决了楚王力挽狂澜,那天下人称赞的应当就是他了。
信凌子时常渴望再有一次那样的机会,当他接过玉清子的位子,一己之力守住山门,守住着天下,可是如今,时过境迁不说,连自己都变成了那个攻打山门的人,而当初躲在后面的冲虚子和清微子,此刻却义无反顾地挡在了自己身前!
信凌子举起的手,终究是落了下来。
信凌子平日里是个不苟言笑,甚至有点死板的人,就连他最喜欢的弟子耿兆亦或是王石虎,也只有跟他交流习武之事时才能多说几句后,更别提多年来分别住在其他山头的冲虚子和清微子了。
但是信凌子的心中,却并非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铁石心肠,他有时候也时常在想,是不是自己变老了,不仅老是想起年轻时的事,也对年轻时的人格外的思念,此刻看着冲虚子和清微子,那颗波澜不惊的心再次泛起涟漪。
跟自己一起上山入门走到现在的师兄弟,已经有过不少的生老病死,加上自己多年来不善交流的性格,真正一路走来说过话最多,见面次数最多的,就是眼前的冲虚子和清微子了。
年轻的时候自己看不上他们,只觉得他们不过只能炼炼丹,修修道罢了,所以自己总是不爱与他们打交道,反而更愿意去找师傅,玉清子甚至纯阳子切磋武艺,不过随着年纪增长,自己甚至有些羡慕他们,觉得他二人才是这
山下不知传鼓角,天边时见引旌旗。
-------------------------------------
前朝有诗人作了这首《仙人山》描述当年公孙央与玉清子合力击败楚军的故事,多年来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也给这座百姓眼中的“仙人山”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距离当年的那一战已经过去了几十个春夏秋冬了,当年许多亲身体验的上清弟子都已经年长,一些如耿兆当时还不懂事的弟子反而成长为了如今上清派的中流砥柱,而上清四御不一样,当年的他们就已经是最直接的经历者了。
当年就已经是上清数一数二的高手的信凌子至今都记得当时的景象,他一直主张与楚王决一死战,可是掌教师兄为了其他弟子和广大百姓迟迟不愿动手,还有那个白衣飘飘,一人一马独自上山的公孙央,连自己也不得不佩服这名儒将的胆魄。
后来经此一役,玉清子和公孙央名满天下,白衣兵圣和人间散仙的名号不胫而走,信凌子在无数个日夜都在想,倘若是自己解决了楚王力挽狂澜,那天下人称赞的应当就是他了。
信凌子时常渴望再有一次那样的机会,当他接过玉清子的位子,一己之力守住山门,守住着天下,可是如今,时过境迁不说,连自己都变成了那个攻打山门的人,而当初躲在后面的冲虚子和清微子,此刻却义无反顾地挡在了自己身前!
信凌子举起的手,终究是落了下来。
信凌子平日里是个不苟言笑,甚至有点死板的人,就连他最喜欢的弟子耿兆亦或是王石虎,也只有跟他交流习武之事时才能多说几句后,更别提多年来分别住在其他山头的冲虚子和清微子了。
但是信凌子的心中,却并非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铁石心肠,他有时候也时常在想,是不是自己变老了,不仅老是想起年轻时的事,也对年轻时的人格外的思念,此刻看着冲虚子和清微子,那颗波澜不惊的心再次泛起涟漪。
跟自己一起上山入门走到现在的师兄弟,已经有过不少的生老病死,加上自己多年来不善交流的性格,真正一路走来说过话最多,见面次数最多的,就是眼前的冲虚子和清微子了。
年轻的时候自己看不上他们,只觉得他们不过只能炼炼丹,修修道罢了,所以自己总是不爱与他们打交道,反而更愿意去找师傅,玉清子甚至纯阳子切磋武艺,不过随着年纪增长,自己甚至有些羡慕他们,觉得他二人才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