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队列数据,其中纳入了年度“最小胎龄”“最低出生体重”等,数据喜人。
但“CHNN”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曹云教授告诉“医学界”,这些是极个别现象,无需重点突出及过度宣传。
“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是一个全球问题。我从事儿科/新生儿救治工作30年,深知这些孩子的不容易,其成长路上的疾病负担很重。CHNN坚持做年度报告,一方面是促请临床关注、思考,如何预防极早产或极低体重出生。另一方面是想用数据,让各成员单位看到新生儿救治现状,开展临床流行病学、疾病预后等研究。最终目标是改善这些孩子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曹云教授说。
根据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早产儿全球报告》,中国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目前,早产已成为我国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中国新生儿协作网2020年度报告”显示,在接受完整治疗的情况下,我国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已有所提升。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的存活率达96.1%,出生体重小于1500g早产儿的存活率为95.6%。这比2019年分别提高0.7和1个百分点。
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早产儿严重疾病发生率,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早产儿由于机体器官系统发育未成熟,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脓毒症、脑损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多种严重疾病。
曹云教授指出,临床救治能力及家属救治意愿有时也会影响救治效果
2020年度纳入的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为10473例,则较前一年度有所减少。2019年度报告纳入57家单位的10823例早产儿数据。
“这可能和****疫情有关。部分产妇回到原籍生育,其分娩机构非协作网单位。同时,出生人口数下降,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曹云教授分析。
2000年前后,曹云教授出国学习,第一次见到胎龄26周的早产儿救治过程。
如今,她认为,全球救治的早产儿数量有增多趋势,主要表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收治越来越多胎龄更小的早产儿,但有关早产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而对于那些无法避免的早产,尤其是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就需要医护们帮一把。比如,引入“袋鼠妈妈护理”等。
但“CHNN”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曹云教授告诉“医学界”,这些是极个别现象,无需重点突出及过度宣传。
“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是一个全球问题。我从事儿科/新生儿救治工作30年,深知这些孩子的不容易,其成长路上的疾病负担很重。CHNN坚持做年度报告,一方面是促请临床关注、思考,如何预防极早产或极低体重出生。另一方面是想用数据,让各成员单位看到新生儿救治现状,开展临床流行病学、疾病预后等研究。最终目标是改善这些孩子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曹云教授说。
根据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早产儿全球报告》,中国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目前,早产已成为我国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中国新生儿协作网2020年度报告”显示,在接受完整治疗的情况下,我国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已有所提升。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的存活率达96.1%,出生体重小于1500g早产儿的存活率为95.6%。这比2019年分别提高0.7和1个百分点。
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早产儿严重疾病发生率,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早产儿由于机体器官系统发育未成熟,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脓毒症、脑损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多种严重疾病。
曹云教授指出,临床救治能力及家属救治意愿有时也会影响救治效果
2020年度纳入的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为10473例,则较前一年度有所减少。2019年度报告纳入57家单位的10823例早产儿数据。
“这可能和****疫情有关。部分产妇回到原籍生育,其分娩机构非协作网单位。同时,出生人口数下降,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曹云教授分析。
2000年前后,曹云教授出国学习,第一次见到胎龄26周的早产儿救治过程。
如今,她认为,全球救治的早产儿数量有增多趋势,主要表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收治越来越多胎龄更小的早产儿,但有关早产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而对于那些无法避免的早产,尤其是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就需要医护们帮一把。比如,引入“袋鼠妈妈护理”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