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国子监书馆

    “刘兄看来是没见过这么多书吧”

    彭时看了看一脸惊愕的刘建,笑道。

    “国子监书馆,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之地,在下也早已心驰神往,不过如今看后,才知学海无涯之真正含义也”

    刘建四下看了看,回头向彭时笑道。

    难怪彭时要留在国子监读书。

    看些书馆中的藏书,哪怕读个数年估计也读不完吧,何况是暗中印刷,带出。

    看来全部带走是不可能啊。

    不过这也让刘建高兴。

    毕竟这之中有很多外人见都没见过的孤本,珍本。

    如何不让刘建高兴。

    “刘兄也是嗜书如命啊,这里藏书足有三百四十多万本书籍,其中二百六十多本是外面根本没有的珍本孤本,涵盖各种经义及经义注解,历朝历代的都有,除去儒学外,还有一些从各地收集的百家之言,这些是永乐之时编写永乐大典时收集出来的,这还仅仅是国子监,翰林院中的藏书更多”

    彭时向刘建介绍着。

    “那北京国子监和翰林院呢”

    刘建又问道。

    “北京,南京皆是一致,南京有的,北京全部都有,本身北京国子监和翰林院藏书都是从南京抄录,印制过去的”

    彭时继续介绍着。

    “这里是分区管理吗”

    刘建四下看了看后,问道。

    “分区管理?哈哈,刘兄此言颇为精妙啊,这确实是分区管理的,此地内外五个院落,每个院落三层,每层都是一个独立分区”

    彭时笑道。

    “那农学,算学,医学这些书籍在何处”

    刘建回头问道。

    “农学在二院一层,算学在四院三层,医学在三院二层”

    彭时看了看刘建,心中有些奇怪。

    这刘建一开始不问经义,反而问农学,算学和医学。

    难道刘建对这些有兴趣。

    一般刚来国子监书馆的不都是先看经义吗。

    “那这里面有没有关于记录船只,记录江河湖泊及大海的书籍,又有没有关于工匠手艺及一些自然现象如墨经一类的书籍”

    刘建回头又问道。

    “这,刘兄不学经义吗,刘兄明年乡试,后年会试,殿试,似乎学习经义更好吧”

    彭时眼神有些怪异的看了看刘建,问道。

    “经义自然要看,不过也不能只学经义吧,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