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董浊到底要怎么去改革。
“文先,伯喈。董某有一策,且说与你二人听听,若是有异议,只管道来。”
董浊顿了顿,接着说道:“光武帝时期,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客曹等六曹尚书。”
“董某欲改六曹尚书,为六部尚书。”
“分置吏部、礼部、工部、兵部、刑部、户部六部。”
蔡邕:……
杨彪:……
两人听了董浊的话,心里面那是哇凉哇凉的。
要说为什么,因为董浊这一番操作,简直就是王莽第二啊。
之前才铸币,现在又改官制,说出去让人不得不想到王莽啊。
董浊似乎知道二人心中所想,轻笑道:“二位不必担心,王莽改制,多次更易,董某却和王莽不同。”
蔡邕、杨彪讪讪的笑了笑,心中腹诽道,的确不一样,王莽是第一,你是第二。
“咳,咳。”
董浊轻咳两声接着说道:“此次不单单只改个官名而已,官职所属分工明确。”
“六部之下,另设二十四司,每部分管四司。”
“吏部设吏部、司勋、司封、考工。”
“户部:户部、度支、金部、仓部。”
“礼部:礼部、祠部、主客、膳部。”
“兵部:兵部、职方、驾部、库部。”
“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门。”
“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
董浊将六部司职一一讲述于蔡邕、杨彪二人听,两人听后眼神越来越亮。
根据董相国这一套官职,的确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待听完董浊的介绍,蔡邕回道:“以相国的意思是,以后授官便从学宫中选拔?”
董浊摇了摇头,“万事不可操之过急。”
“学宫中考评优异者,自然可以授官,但察举不可轻废,两者当并行。”
说道这里,董浊忽然笑道:“既然这么说了,董某便给二位开个后门。”
“以后选官自然要以学宫考核为主,察举为次,尔等回去之后可要让族内子弟多多学习才是。”
“另外……”
杨彪、蔡邕将眼光移向董浊,看他准备说些什么。
这时只听董浊幽幽说道:“此法实行下去,董某可不希望有人阳奉阴违。”
“届时还要伯喈、文
“文先,伯喈。董某有一策,且说与你二人听听,若是有异议,只管道来。”
董浊顿了顿,接着说道:“光武帝时期,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客曹等六曹尚书。”
“董某欲改六曹尚书,为六部尚书。”
“分置吏部、礼部、工部、兵部、刑部、户部六部。”
蔡邕:……
杨彪:……
两人听了董浊的话,心里面那是哇凉哇凉的。
要说为什么,因为董浊这一番操作,简直就是王莽第二啊。
之前才铸币,现在又改官制,说出去让人不得不想到王莽啊。
董浊似乎知道二人心中所想,轻笑道:“二位不必担心,王莽改制,多次更易,董某却和王莽不同。”
蔡邕、杨彪讪讪的笑了笑,心中腹诽道,的确不一样,王莽是第一,你是第二。
“咳,咳。”
董浊轻咳两声接着说道:“此次不单单只改个官名而已,官职所属分工明确。”
“六部之下,另设二十四司,每部分管四司。”
“吏部设吏部、司勋、司封、考工。”
“户部:户部、度支、金部、仓部。”
“礼部:礼部、祠部、主客、膳部。”
“兵部:兵部、职方、驾部、库部。”
“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门。”
“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
董浊将六部司职一一讲述于蔡邕、杨彪二人听,两人听后眼神越来越亮。
根据董相国这一套官职,的确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待听完董浊的介绍,蔡邕回道:“以相国的意思是,以后授官便从学宫中选拔?”
董浊摇了摇头,“万事不可操之过急。”
“学宫中考评优异者,自然可以授官,但察举不可轻废,两者当并行。”
说道这里,董浊忽然笑道:“既然这么说了,董某便给二位开个后门。”
“以后选官自然要以学宫考核为主,察举为次,尔等回去之后可要让族内子弟多多学习才是。”
“另外……”
杨彪、蔡邕将眼光移向董浊,看他准备说些什么。
这时只听董浊幽幽说道:“此法实行下去,董某可不希望有人阳奉阴违。”
“届时还要伯喈、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