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子琰,我等相交多年,今日杨某有一事相询,还望两位如实告知。”
蔡邕、黄琬二人看着上首的杨彪,心中已有些猜测,只待他将话讲完。
杨彪犹豫片刻,沉声道:“二位觉得董卓此人如何?”
蔡邕、黄琬二人自然知道杨彪问的是什么意思。
要说杨彪为何敢在家中与蔡邕、黄琬二人议论董卓。
这其中的颇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在里面。
蔡邕师从已故太尉胡广,而胡广又举荐过杨赐。
杨赐乃是杨彪的父亲,蔡邕不但与杨彪同朝为官,还与其父杨赐也同朝为官,与其父杨彪同修《熹平石经》;而且还和杨彪同修《东观礼记》。
由此也可见蔡邕在当世人脉之广。
而黄琬之前因“党锢之祸”被禁锢在家,是经过杨彪的父亲杨赐举荐之后才又得以入朝为官。
这时只见黄琬率先开口道:“若是之前,董卓做派黄某的确有些看不上,不过今日筵上一番言语之后,黄某到是有些看不准了。”
杨彪将眼光移向蔡邕,与此同时黄琬也望向蔡邕。
蔡邕轻叹一声,因为他与董卓关联最深,有些话到是不好说。
“以邕看,董相国有些时运不济吧。”
杨彪、黄琬二人见蔡邕给出这个评价,脸色各异。
这时杨彪忽然口出惊人之语,“那以二位看,董卓是否会成为第二个王莽?”
蔡邕摇了摇头,否定道:“应该不会,两者情况有所不同,王莽乃是世家子弟,王家在朝中关系盘根错节,才出现王莽篡汉的情况。”
“董相国嫡系人马均是凉州之人,如今与并州吕布关系也有些奇怪,而且其在士族之中并没有任何依仗。”
“要不然之前就不会拉拢袁绍等人了。”
“就算当第二个王莽又能如何?王莽前车之鉴在前,想必董相国也知其中道理。”
一旁的黄琬沉思片刻,开口道:“董卓与王莽的确有些不同。”
“要说其会篡位,恐怕也没有这个实力,只是他的行事手段有些不合规矩。”
“而且董卓此人想法,黄某有些看不透,如今行事与之前判若两人。”
“不过……”
“不管他之前这人如何,今日所言之法,的确是善法,于民于国有利,黄某到是非常赞成。”
这时黄琬瞟了杨彪一眼,开口道:“我等所说,想必文先心中早有定数,今
蔡邕、黄琬二人看着上首的杨彪,心中已有些猜测,只待他将话讲完。
杨彪犹豫片刻,沉声道:“二位觉得董卓此人如何?”
蔡邕、黄琬二人自然知道杨彪问的是什么意思。
要说杨彪为何敢在家中与蔡邕、黄琬二人议论董卓。
这其中的颇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在里面。
蔡邕师从已故太尉胡广,而胡广又举荐过杨赐。
杨赐乃是杨彪的父亲,蔡邕不但与杨彪同朝为官,还与其父杨赐也同朝为官,与其父杨彪同修《熹平石经》;而且还和杨彪同修《东观礼记》。
由此也可见蔡邕在当世人脉之广。
而黄琬之前因“党锢之祸”被禁锢在家,是经过杨彪的父亲杨赐举荐之后才又得以入朝为官。
这时只见黄琬率先开口道:“若是之前,董卓做派黄某的确有些看不上,不过今日筵上一番言语之后,黄某到是有些看不准了。”
杨彪将眼光移向蔡邕,与此同时黄琬也望向蔡邕。
蔡邕轻叹一声,因为他与董卓关联最深,有些话到是不好说。
“以邕看,董相国有些时运不济吧。”
杨彪、黄琬二人见蔡邕给出这个评价,脸色各异。
这时杨彪忽然口出惊人之语,“那以二位看,董卓是否会成为第二个王莽?”
蔡邕摇了摇头,否定道:“应该不会,两者情况有所不同,王莽乃是世家子弟,王家在朝中关系盘根错节,才出现王莽篡汉的情况。”
“董相国嫡系人马均是凉州之人,如今与并州吕布关系也有些奇怪,而且其在士族之中并没有任何依仗。”
“要不然之前就不会拉拢袁绍等人了。”
“就算当第二个王莽又能如何?王莽前车之鉴在前,想必董相国也知其中道理。”
一旁的黄琬沉思片刻,开口道:“董卓与王莽的确有些不同。”
“要说其会篡位,恐怕也没有这个实力,只是他的行事手段有些不合规矩。”
“而且董卓此人想法,黄某有些看不透,如今行事与之前判若两人。”
“不过……”
“不管他之前这人如何,今日所言之法,的确是善法,于民于国有利,黄某到是非常赞成。”
这时黄琬瞟了杨彪一眼,开口道:“我等所说,想必文先心中早有定数,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